非机动车是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这部分交通参与者面广量大,对交通秩序影响很大。非机动车在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交通违法现象也日益突出,以下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
现象一:对红灯视若无睹。
一位年逾七旬的大爷骑着电动三轮车,完全不顾红灯,“闲庭信步”般地自南向北行驶。而他两侧的机动车则赶紧躲闪、不停按着喇叭。老大爷对此视若无睹。而由于老大爷闯红灯,东西向正常通行的机动车瞬间堵了一片。
现象二:“见缝插针”式过马路
机动车按部就班地等着信号灯,反观非机动车,却普遍“不听话”。不少电动车、自行车看到没有机动车“挡路”,便加速通过,有的干脆行至路中央在正常通行的车流中“见缝插针”。
“这种小路口不需要等,我在这从来没等过。”一位戴口罩的中年女士骑电动车闯完红灯对记者说,她觉得等红灯是在浪费时间,一般情况下,她会选择“见缝插针”来赶时间。
现象三:信号灯变化前几秒“集体抢行”
在信号灯变绿前10秒倒计时开始,很多电动车已经按捺不住,全速发动了。紧接着,大批的非机动车也“尾随”前行,再次上演了“中国式过马路”。看似“争分夺秒”的背后,险象还是发生了。由于大批右转、直行的车辆被挡住去路,一时间“滴滴声”不断,有一辆电动车因躲闪不及与机动车发生了轻微刮擦。
现象四: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
2015年01月09日,在河南郑州文化路丰产路口,郑州市交巡警一大队民警开始对违规走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进行查处。河南商报记者现场蹲守发现,短短5分钟内,就有10多辆电动车进入机动车道。看见民警在场,仍有不少电动车主往前冲,由于文化路上公交车比较多,违规行驶的电动车往往与公交车抢道,而隔着一条绿化带的红色慢车道上却常空落落一片。
一辆载着货物的电动车被民警拦下后,车主辩称自己是第一次走机动车道,“别人走我也跟着走了。”据悉,当天天上午,半个小时内有数十辆非机动车被处罚。
非机动车行驶乱象
笔者认为造成非机动车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除了主观方面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之外,客观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手段。现行交通安全法对非机动车通行要求做出了全面规定,但是对处罚手段却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强制管理措施。大量交通违法行为的出现,“法不治众”思想起了主导作用,大部分交通参与者思想上根本不在意是否违章,而且抵触思想严重,这个路口指正,又在下个路口继续违章,管理难度十分大。
(二)规划建设缺少统筹考虑。在道路资源分配上向小汽车倾斜明显,对于非机动动车的通行空间考虑明显不足,缺少机非隔离设施,这也是导致非机动车经常占用机动车道通行的主要原因;在道路交叉口缺少一体化精细化设计,导致机非干扰严重。
(三)公交服务水平不高。虽然公交优先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仍普遍存在公交服务水平不高问题,主要包括候车时间长、行驶速度慢、换乘不便捷等等,这也进一步诱增非机动车特别是电动车出行。
针对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难的特点,目前普遍的共识是城市管理者需要直接面对的是如何科学规划道路交通和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并保障非机动车有道可行。笔者也认为要形成良好的非机动车交通秩序,需要从加强管理和完善规划建设体系两方面予以考虑。
(一)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充分考虑改善非机动车的通行和停放条件,加大对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和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得到安全、便捷的服务。一是完善机非隔离设施,减少混合交通。城市主干路应逐步实行机非分离行驶,规划非机动车专用网络,有条件地开辟非机动车专用道,以逐步减少重要路口机非冲突点,提高道路通行质量。二是增设自行车临时停放点。对沿街企事业单位、商店门前合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或利用偏僻的小路用于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解决非机动车临时停放问题。三是加强主要交叉口精细化交通设计,明确通行时空关系,完善标志标线,减少机非干扰。四是制作发放携手共创文明联系卡,号召广大群众共同维护交通秩序,抵制不良行为,提升城市的品位、构建和谐社会。五是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居民出行结构。
(二)重点规范电动车通行秩序。电动车已经成为非机动车的主体,由于电动车与自行车行驶特征的巨大差异性,笔者认为需要重点针对电动车与自行车混合交通流特征,优化道路通行空间。研究电动车专用道以及电动车与自行车分别设置等待区域的可行性,对于公交车、大客车右转流量大的交叉口,建议增加专用相位加强管理,保证交通资源使用的公平性和分配的优先权。
(三)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处罚力度。一是全面加大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依法从严查处非机动车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对非机动车违法严管、严纠、严处的高压态势。二是为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既可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又可以在发生纠纷时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对少数不服从民警管理的违法人,依法一查到底,该拘留的,坚决依法予以拘留,决不姑息迁就,切实树立民警执法的权威性和交通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三是加强民警的日常工作考核。严格落实民警路段“承包责任制”和“三长负责制”,通过将查纠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列入民警日常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考评的杠杆作用,转变民警的执法重点,促使民警加强非机动车管理。
本文部分图片及数据来自网络
文/张艳菲 城市与交通规划所
注: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