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经济带”如何舞动城市腾飞梦?(下)
编者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重视沿线城市及城市群的建设,来有效集聚资源、要素与人才,建设向西开放的产业密集带。通过一系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驿站,在促进要素流动与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繁荣经济发展带。在前面几期介绍了“新丝路经济带”历史传承、构想与展望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本期为大家详解丝路经济上的重要驿站,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结尾。
第三篇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驿站
连云港:有心栽花花不发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写道:海州以为海港,……今已定为东西横贯中国中部大干线陇海铁路之终点。海州又有内地水运交通之利便,……海州之通海深水路,可称较善。……在沿江北境二百五十英里海岸之中,只此一点,可以容航洋巨舶逼近岸边数英里内而已。孙中山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海州”,就是今天的“连云港”。按照孙中山先生在书中的描绘,它应该是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东方亿吨大港。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把连云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层面,1984年,连云港被定为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那时的连云港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连云港在推动中西部发展,特别是陇海经济带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国家又把连云港摆在桥头堡的重要位置。1994年5月18日,时任总理的国家领导人李鹏在连云港宣布“新亚欧洲大陆桥起点就在这里”,确立了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
随着中国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连云港的战略地位再度引起关注,其战略定位被重新提起。2007年元旦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连云港港视察并强调指出:“连云港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搞好连云港港口建设任务重大、前途光明,要搞好规划、加快发展。”温家宝并指出,连云港港要成为长三角港群中上海与青岛之间最重要的干线大港。同时,在国家新一轮港口规划中,连云港港被列为中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与上海港、宁波港并列为长三角三大枢纽。连云港开始重新的定位,“苏北振兴的第一增长极”、“促进中国中西部纵深腹地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和“打通中亚能源要塞的战略通道”。
尽管屡次被重视,但有心栽花花不发。接连错失机遇的连云港拉大了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的距离。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连云港的发展大大地滞后了,连云港发展滞后所带来的后果并非只局限于其自身,而是直接影响着陇海经济带乃至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现在,连云港又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连云港是新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较强的地理区位优势,未来肩负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陆交通大枢纽的历史使命,应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不断深化与陆桥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港口和海上门户。
重庆:无心插柳柳成荫
重庆,一座美丽的山城。自1895年开埠后,重庆即是西南地区最先对外开放的城市。今天,作为中国大陆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驿站,承东启西,在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庆向西北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有效平台。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比海运时间短、比空运成本低的优势十分明显,目前每周开行3班,货运总量累计超过8000标箱,实现了长江流域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物流快速畅达。成立了多国物流企业合资的渝新欧物流公司,联合推动跨国物流发展。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中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已获批铁路一类口岸试点。同时,向西南通过云南和滇缅公路直达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庆在两带战略中具有左右传递、联动东西的枢纽功能。重庆南彭公路物流基地是打通通往东盟进入印度洋南向国际大通道的起点。
在西部地区唯一拥有长江一级航道、5000吨级深水码头,水运集装箱年通过能力300万标箱,近5年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30%左右,去年周边地区经由重庆港口转口的集装箱占比达50%。重庆直辖以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速12.1%,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22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在很多人看来,重庆的快速发展与黄奇帆密不可分。黄奇帆是典型的技术派官员,他懂经济,谙熟金融工作,对经济数据的超强记忆力尤其令人叹服,被人称作是“有着一个电子头脑”。在上海工作期间,他成功操刀的一系列上海本地股重组案例,曾经一度在中国经济界声名远播。而2001年10月,一纸调令让他带着满身的上海经验空降重庆,并从此开始了将海派理念嫁接到内陆水土的尝试。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带动的不仅仅是重庆,同时还能把周边西南兄弟省份一起带动发展。”黄奇帆谈到。可以预见,通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重庆与西部地区内地、与国外的交流,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地位愈发重要。
霍尔果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年轻的城市
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881年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通商口岸,1983年11月,霍尔果斯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实行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成为中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运距最短、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为了更好地发挥口岸优势,2004年9月,中哈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确定设立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2011年9月,国务院明确将采取提供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10大特殊扶持政策,将霍尔果斯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立了霍尔果斯在新疆乃至中国对外开放中的特殊地位。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的批复》使得中国西北角又新增一城——霍尔果斯市,这一百年老口岸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一座城市。
“设立霍尔果斯市,可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聚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更加全面地利用区位、政策优势,发挥好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立体化交通枢纽功能,为建设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撑。”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谈到。
与此同时,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充分借助哈洽会、中国—亚欧博览会、合作中心等平台联合举行招商推介、国际会展等活动,积极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与连云港、青岛、西安国际港务区等地的交流,开展口岸直通、转关、多式联运业务。
随着伊宁机场口岸加快建设,霍尔果斯将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具备良好的对外贸易基础和优越的外部发展条件。未来将加快老国门改造、中哈高速公路对接工程建设,争取配套区首期尽快实现封关运营,建设完成整车进口检测线和粮食进口口岸配套设施。
本期《前沿观察》根据我院《凤凰周刊﹒城市》杂志系列文章整理,原文作者为我院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经济师段兆广先生。
订阅:
1、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2、微信号搜索“jupchina”
3、查找公众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朋友
更多资讯:
点击右上角的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