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意味着少消耗能源,少消费,确实与高消费有矛盾。但像美国式的那种高消费,家家户户借钱买车买房,不但是全世界人民给他们打工,还透支了地球的未来,确实需要彻底改变了。我们目前的消费模式其实还是照这个路子走,提倡全民买车买房,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举个例子,美国的食品消费有很大的问题,超市、快餐店里出售的食物的量,比欧洲、亚洲等地大得多,而且还经常是买一送一。这样,你只有两个选择,或多吃、或吃不了扔掉,结果逼出了许多身体超重不健康的胖子。这事于个人、社会都不利,但对某些人有利,如它催生出了健身行业与减肥食品等新兴行业。于是,你又看到,许多体重超重的人又去按照各种杂志、书籍上介绍,大量购买减肥食品。你会说,这真是吃饱了撑出来的社会病。然而,通过进一步观察,你就会发现,这种体重超重的人群多分布在低收入家庭、贫困地区。高收入的人可以消费比较昂贵的健康食品,不会吃那些垃圾食品,而低收入的人却是这些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如何消费?消费与低碳生活与阶级、地域、性别等关系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回头再看我们的消费,就不是简单地提倡高消费的问题,而是看谁在消费?消费了什么?目前,中国还有大量人口每天消费不到一美元,绝对是低消费、“低碳生活”,但另外一些人则是过度消费、“高碳生活”,比如,打“飞机”到国外大量购买奢侈品、名牌的国人已经取代了昔日的日本人、韩国人。那么,在“低碳”问题上,对谁应该做加法,对谁又应该做减法,应该是一目了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