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陶诗琦 赵子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1
文化保护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人们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回望来处,愈发珍视老城中富有人文情怀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街区虽然物质环境破败,但留存着城市发展至今的古老记忆,是人们共同的文化家园。这些地区为城市转型提供既老又新的动力,吸引愈来愈多有识之士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中。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对街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的合理利用,可以继承发扬城市文明,凝聚市民认同,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创造就业机会,为新时期各个城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 图2︱抚州在江西内河航道网中的区位
2
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凝聚社会文化认同
将文化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前提是文昌里街区的居民和来访的公众们对这里的文化价值形成共同认识。由于文昌里破败多年,社会公众对于文昌里街区的未来发展存在不同意见,是“破房子”还是“真金子”,是拆是保,拆什么,保什么,无法统一意见。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回抚河水中流淌着的历史,会慢慢将抚州史料的脉络与街区里的老建筑、老街、老井、老树联系起来,发现蕴藏其中的故事。在文昌里街区衰败的表象下,还留存有河运船舶修造、粮油运输、粮食加工与销售、手工艺品加工、近现代金融业相关的历史遗存。这些文化价值的挖掘让孤立的历史文化要素互相联系,让留存至今的商行、铺面、钱庄等传统建筑被更加珍视。被整理挖掘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融入文昌里街区的对外形象中,成为抚州全社会对文昌里认知的一部分。
彰显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要在保护更新工作中真的做出成绩,才能凝聚共识。文昌里的保护工作与人居改善并行不悖,通过对公共空间环境、交通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改善了街区人居条件。“真金子”被找出来、亮出来、活起来,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相结合,让居民认同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动,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更持久的社会基础。
3
把握地域风格特色
科学开展建筑修缮
文昌里街区内部的民居建筑,以“白檐花窗方正印,青砖灰瓦清水墙”为主要特征,平面布局以围绕天井的合院建筑为主,墙体多以清水砖砌筑为空斗墙,局部粉刷,多以红砂岩作为石墙基底砌筑,多有白色的檐口和花窗装饰,而在滨河和主要商业街巷两侧的商业建筑,以“前店后坊进深长,木架缸瓦夹泥墙”为主要特征,平面布局以一字型为主,墙体立面多采用竹骨架与泥浆共同构成的夹泥墙墙体,木架尺寸和规格大多逊于赣东民居建筑的用料,屋顶铺设暗红色缸瓦。针对文昌里街区多元复合的特征,我们充分研究传统建筑风貌,力图在后续建筑肌理的织补中尊重传统特点,恢复传统的街区意向
▲ 图3︱文昌里传统民居细节
▲ 图4︱文昌里传统民居细节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以数码照片、测绘等形式完整记录古建筑,指导后期修缮、更换构件等实施工作,对老构件的修复尽可能保护建筑构件细节,传承文昌里的建筑形式要素。对街区内的老缸瓦、旧墙砖、老木架分类整理,进行清理、修补、防腐等处理后,尽可能用在原有建筑中。在修复过程中还通过传统工艺样板间试验等方式不断改进工艺,还原了抚州传统的夹泥墙工艺和缸瓦铺设工艺。新加入的建筑材料及颜色与传统建筑的材料及颜色充分衔接,形成统一协调的建筑色谱。历史建筑构件重新修复和新老建筑融合的过程,也是当地工匠传承延续原有建造工艺文化的过程,让抚州文化从保护修缮后的建筑细节中得以展露。
▲ 图5︱修复夹泥墙体工艺
▲ 图6︱建筑修缮中老料沿用
4
文博类设施先导
老建筑焕发新光彩

5
共建地域文化空间
承载街区历史记忆
为了留住文昌里街区内的建筑故事与个性,街区保护更新工作开展前,横街两侧的老建筑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项目组整理老住户的口述资料,将历史街巷和老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以图像、文字形式记录并加以保存。居民的口述历史赋予了街区中不起眼的建筑更多文化魅力,建筑门前的水泵、楹联、标语、老楼梯都在故事中被记录,并在现代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重新展现。
这些文化要素在商业经营中得到延续。文昌里业态运营确定了主导原则,即: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彰显,增加接地气的社区商业比重,并遵循规划对各条历史街巷提出主导功能,要求原先在街区里长期经营的手工艺人留了下来,继续经营他们的竹艺、酱菜、铁艺店铺等,传统建筑的历史功能(烟纸店、伞店等)得以延续,丰富的手工技艺文化与街区物质环境的保护工作结合。
▲ 图8︱临川竹篾、临川白浒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昌里街区展示
▲ 图9︱临川竹篾、临川白浒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昌里街区展示
6
结语
面向未来,在昌抚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进程中,抚州将更好依托文化和生态优势,在江西省内发挥其区域特色节点城市的职能,谋求更好的发展。
注:本文分享自“人类居住”微信公众号,特此鸣谢.
备注:本文的思考来自于中规院名城所在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的实施技术总协调工作,中规院项目组主要成员:杨涛、陶诗琦、钱川、王川、赵子辰,文中部分图片由抚州市文昌里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项目过程中得到赵中枢、张广汉、鞠德东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当风貌保护遇见街区更新……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解读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北京东城出台街区更新实施意见,平房院保护不力使用权将转移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街区更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临川古韵 以文而昌——抚州文昌里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