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上海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更加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希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了乡村大调研的工作,对上海市的郊区及周边乡镇进行了人口、产业等相关数据的梳理。其中上海设计中心负责整个崇明县的乡村调研工作,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崇明县存在撤制镇产业衰退、人口外流的问题。
1崇明县撤制镇面临设施废弃、村庄萎缩的困境
崇明县共有11个撤制镇,2000年集中撤制,撤并之后,众多撤制镇都面临着人口外流、产业衰败、服务设施逐步废弃的问题。根据实地调研,11个撤制镇中60%的文化设施都已废弃,50%的行政设施(政府、派出所等)也已废弃,40%医疗卫生设施都在降级使用;废弃设施的用地总面积达约3万平方米。
2撤制镇的典型代表——五滧村
五滧村位于崇明县东南,堡镇东部中心位置,村域面积5.18平方公里。五滧村作为撤制镇之一,也面临上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专业的规划从业者对村庄的未来发展、产业提升和村庄风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
图:上海崇明县五滧村区位图
3五滧村更新目标
(1)村民安心生活的家园
通过改善五滧村内部的配套设施,整治村容村貌,使得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2)游客体验乡土风情的田园
在五滧村内矗立着一座巍峨的云林寺,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规划要充分挖掘云林寺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结合农业休闲旅游和五滧村民俗特色街区的打造,共同构成五滧村的旅游吸引点。
图:五滧村内的云林寺
4五滧村村中心区域复兴计划
第一步:打造云林寺旅游设施
利用云林寺的影响力打造五滧村的旅游特色,为此必须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配套设施主要利用现状建筑改造而成。主要包括:增加南部入口广场,改造北面商业广场,原有两处低产值工业用地改造为停车场。
图:现状云林寺北面建筑及改造后效果图
第二步:历史建筑的再生
五滧村内有一历史保护建筑——沈氏老宅;沈氏老宅具有水乡建筑的特征,白墙灰瓦,朴素清丽。然而,年久失修几乎要成为危房,为使这一历史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对其进行保护式利用,将其改造成为图书馆。
图:现状沈氏老宅及改造后效果图
第三步:滨水厂房功能置换
崇明县工业地均产值900万元/公顷。上海锦效机械制造厂地均产值250万元/公顷,远低于平均水平。在规划中,建议对现状厂房进行功能置换,在滨水区域植入公共活动功能,建成滨水开放空间。
第四步:养老设施的扩容
五滧村60岁以上老人777人,五滧村作为中心村还需服务周边7个村庄,共计老年人口4900人。现状敬老院床位仅60张,存在巨大养老缺口,在此次规划中利用废弃的县政府大楼进行改造,为村内的老人们额外提供70张床位,缓解养老需求。
图:五滧村中心区域规划鸟瞰图
图:五滧村云林寺及周边区域规划效果图
5村民参与规划
村庄是村民的生活家园,要让规划落地,必须让村民们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来。因此,此次规划邀请村民探讨规划方案,力求在规划初期融入居民的想法。2014年09月10日上海设计中心一行12人至崇明县五滧村开展交流工作,共同探讨村庄的未来发展。在五滧村,有近30位村民代表听取了村庄设计的汇报,并且就村庄的改造工作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沟通。
图:上海设计中心同事与村民共同探讨村庄规划
图:上海设计中心同事与村民共同探讨村庄规划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设计中心)沈海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