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机关第十党支部党建服务品牌

“图说金陵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是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南京传统村落文化地图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南京传统村落分布地图》是第十支部打造的第一张系列历史文化地图。

2020年江苏省开始公布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我市有13座村庄被列入名录。经过持续努力,这批村落成为南京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点。未来我们将带领大家一一走进这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南京传统村落分布图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长按识别二维码

登录“天地图·南京”查看历史文化专题数据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目前,我局已对江宁区五个传统村落进行规划编制,继黄龙岘村、后石塘村、油坊桥村的规划编制讲解后,本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大呈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前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原则。为加强对大呈村传统村落的保护,维护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保护大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继承与弘扬大呈村独有的文化传统;同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促进大呈村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经专家咨询论证,并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意见,于2020年3月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南京市江宁区

大呈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大呈村处于江宁区横溪街道南部丘陵地区,常合高速公路以南,距南京市区36公里,距江宁城区25公里,距禄口机场4.5公里。本次大呈村规划面积约22.24公顷。现状常住总人口约292人。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区位图

大呈村地形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四周农田环绕,水塘众多,景色秀美,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大呈村曾是横山革命根据地据点,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其中典型代表为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还有两处区级文保单位,万寿桥与东头村桥;其他有7处传统风貌建筑、1处古井、众多古树等。

大呈村的价值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历史遗存比较丰富,村内有文保单位3处、传统风貌建筑7处。
(2)历史环境要素种类较多,村内有众多古树、古井、古桥。
(3)空间格局独特、层次丰富。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东头村桥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万寿桥


村庄四周以水塘、农田为主,呈“圈层式”的布局,即整个村庄及周边呈现出“田—塘—村”式的整体空间关系和景观格局。;
村庄内部呈团状布局,包括网格式的街巷格局和群落式的宅院肌理,宅院又以多种形式存在,即一字形、L形、U字形等。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传统风貌民居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传统风貌民居


保护范围与保护重点

保护区划

以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及周边传统风貌建筑等区域作为本次保护发展规划的核心保护范围,南至呈许路,东至呈碧路,北至呈村巷,西至村西巷,面积约为0.69公顷。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保护区划图

保护重点

(1)保护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与历史风貌(包括街巷格局、滨水格局、院落格局、周边环境等)。
(2)保护村落内1处省级文保单位和2处区级文保单位。
(3)保护村落内7处传统风貌建筑。
(4)保护村落内古树、古井及其他历史环境要素。


功能发展定位

功能定位

挖掘大呈村文化精髓,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以水乡和田园特色为依托,传承红色文化,形成以高品质居住、红色旅游、体育休闲及综合游乐于一体的乡村居住示范村,使之成为横溪街道红色水乡田园村高品质宜居村落。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总平面图

发展目标

(1)江宁地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2)乡村旅游区的旅游服务中心。
(3)横溪许呈社区的生态田园水美乡村。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文保单位及街巷


村庄发展与建设

(1)村庄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红色旅游核心、公共服务核心、休闲居住区、滨水观光体验区、特色苗木种植区及生态田园游赏区 “两核四区”的空间布局形式。

(2)建筑整治与改善

建筑以修缮、修复、整治提升、改建与拆除四大模式为主,文保单位以修缮为主,传统风貌建筑以修复为主,瓷砖、水泥、白色涂料等建筑以整治提升为主,风貌严重不协调建筑、违章建筑、临时建筑以改建拆除为主。

(3)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村庄对外交通、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村庄宅间路和村庄外围步行路等五级交通体系,并布局两处集中停车场。

(4)绿化景观提升

主要对村庄公共空间、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滨水景观等提升,鼓励使用蔬菜、果树、乡土花卉等绿化品种,形成自然乡土、形式多样的绿化景观。

(5)基础设施改善

对村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路灯工程、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环卫工程、管线综合、防灾设施等改造提升,改善村庄环境。

(6)公共服务提升

依据《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整合场地、拆除违章建筑、增加绿化小品等措施,在现状街巷体系中增加公共开敞空间。

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公共空间分析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创建“图说金陵文脉”服务品牌,聚焦南京传统村落保护(四)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