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0年9月1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之“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产业、空间协同发展规划与设计”在南京成功举办,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林波作题为《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

钱林波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总经理 总工程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与城市交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解决短板、供给结构转型、提高人、物的交通服务质量方面,过去四十年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保障了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功能的有序正常开展。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和国家交通强国的总体部署,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对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体系构建和发展路径等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关注低碳发展、安全发展、效率发展、集约发展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从发展理念引导、空间和综合交通系统协调以及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更加关注人和物的全出行链、全过程的绿色、安全、高效和便捷。
准确把握综合交通体系
高质量发展背景与变革动因
一是综合交通发展要顺应城镇化发展和空间组织形态变化,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这类地区发展的重要特征,衍生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长距离、多元目的的交通出行需求。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是综合交通发展的新课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至2018年35个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变化

二是综合交通发展面临快速小汽车化和公交发展艰难的困境。我国城市经历了小汽车迅速普及和广泛使用,但根据经验,主要城市千人小汽车拥有水平仍将持续增长。面对特大城市、都市圈大尺度空间扩张和超长距离机动化出行需求增加,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可谓难上加难,居民出行小汽车依赖表现的更加明显。统计数据表明,即使过去十年我国城市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几乎没有增长,地面公共交通客流量反而普遍地持续下降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统计
典型城市常规公共汽电车及轨道客流统计

三是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综合交通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交通事故、公害、居民生活环境恶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面向高质量发展,应积极推动综合运输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不依赖小汽车、低环境影响的综合交通体系。

行驶速度与碳排放

不同时速下的污染物排放因子
四是深刻理解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新要求。综合交通体系和国土空间布局是脉络与肌体的关系,交通体系是支撑和约束国土空间使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空间组织、转变国土空间联系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综合交通发展要关注全域多层次空间客货移动效率,服务提升城市在区域区位和竞争力;综合交通发展关注全域全要素空间发展与保护,强调交通引导支撑魅力空间塑造;综合交通发展要关注交通支撑与引导集约国土空间形成,引导城市从松散蔓延到紧凑集约的空间重构和重建;综合交通发展应将低碳安全、品质人本放在突出地位,降低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塑造自由安全安心的交通环境。
新时代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新需求

明确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
高质量发展目标
综合交通发展应基于环境负荷、社会公平性的约束,提供城市居民可接受的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可移动性,使城市更具魅力,选择绿色的交通体系发展模式,支撑人们的健康生活,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保持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以及合理的财务负担,并为各种交通用户提供公平的交通服务,支撑构建环境友好、舒适安全、健康魅力的城市。
关注综合交通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
一是提升城市空间在区域的竞争能力,重视广域交通服务质量,关注城市面向国际、国土空间、城市群、都市圈多层级空间的交通通达性,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门户枢纽,构建多层次、多模式、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重塑不依赖小汽车的区域交通网络。
重点课题、重点需求和规划响应

二是构建满足多元空间要素可达性的综合交通体系。要重视承载区域职能战略空间、创新功能板块、重大产业地区、生态魅力地区、旅游休闲节点等多元空间的区域交通链接,提高区域交通可达性,为魅力活动体验、经济商务活动提供高品质交通服务。

多元空间要素的交通可达性
三是积极培育、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加快都市圈跨市和市域(郊)铁路交通网规划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一小时都市圈。都市圈轨道快线应当尽可能进入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心地带,选择合理速度目标值和制式,满足都市空间组织时效性要求。
四是公共交通引导都市圈低碳、集约型城市结构的形成。依托公共交通的网络和公共交通枢纽结点整合组织多种空间活动圈层,形成核心圈层、枢纽圈层、生活圈层等多种空间组织模式;在活动圈层内部,通过步行、自行车或微循环公交服务,组织本地化绿色交通网络。

引导集约紧凑空间结构

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概念图
五是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全出行链的服务能力。消除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各个换乘环节的巨大阻抗,优化交通换乘环境和便利前后一公里交通服务,重视提高人的全出行链移动服务质量,提升公共交通网络多模式一体化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公共交通全出行链的竞争力。

提升公共交通全出行链的竞争力
六是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的服务质量和魅力。交通发展要回应城市人居环境提升要求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追求,响应人的体验活动、品质生活诉求,塑造有魅力的道路空间环境,重视城市可步行性。积极推动道路空间资源再分配,塑造宜人宜居的街道环境,减少城市中心地区、人流活动密集地区的小汽车使用规模,重视绿道、风景道等休闲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提升交通服务还要充分考虑庞大规模的老年用户的出行特征和服务要求。



居住区



商业区
塑造宜人宜居的街道环境

封面图片来源:UN News Centr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线下活动”栏目更多内容

2020136期
审校 | 张宇
排版 | 耿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钱林波: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