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楼下的绿道周边享用营养丰富的早餐后步行到达地铁站,开启一天的上班生活;晚上,从地铁站出来,在回家路上买好晚餐菜品,顺便理发,买点生活必需小物品;晚餐后,到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散步、慢跑。”这是成都人未来幸福通勤的场景之一,也是幸福美好生活的样子。
这些通勤生活场景的形成离不开成都加速建设的轨道交通及TOD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
成都市近年来强调“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作出大力实施TOD综合开发的战略部署,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下,不断深入探索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实施路径,为TOD综合开发开局起势和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随着城市发展不断优化,为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集聚提供有力的支撑。自2001年版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于当时成都市单中心的城市格局,提出“十”字骨架的轨道网络,到2016版规划支撑成都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了“双核多环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轨道线网规划不断适应和支撑城市的新发展格局。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轨道交通联系,支撑成都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成都于2021年批复了最新成都轨道线网规划,至2035年将建成由36条线路构成的1666公里轨道线网。
最新成都轨道线网规划更加强化全面引领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和优化,直达覆盖中心城区60%居住就业人口,支撑宜居宜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建设,促进居民绿色交通出行,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止2020年底,成都轨道交通开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日均客运量近400万人次,正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

为强化TOD开发的全市统筹,落实最新发展要求,加强TOD规划与各级城市规划协调衔接,顶层谋划TOD支撑和引领城市发展,成都市不断深入研究TOD相关理论,完善规划体系,先后编制完成《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成都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为TOD综合开发的推进实施提供了顶层的规划统筹。
1. 统一全市发展战略目标,转变发展理念
2019年,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下,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对TOD综合开发的要求不断进阶,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深入解读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作为成都市实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要路径的战略意义,提出TOD综合开发是改变城市形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支撑,是革新资源配置,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空间品质,推动场景营城的重要载体,是改变出行方式,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做法,是提高综合效益,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TOD意义的全面认识,规划提出按照“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综合运营”的理念,围绕轨道站点打造“商业中心、生活中心、产业中心、文化地标”将成都建设成为全球TOD典范城市的总体目标。

为了更加切实地保障TOD综合开发的落地实施,在发展思路上提出四大转变,包括从“单站开发”向“片区统筹”转变、从“空间规划”向“策划规划协同的一体化设计”转变、从“空间建造”向“场景营造”转变以及从“开发建设”向“综合运营”转变。
2. 构建站点综合开发分级分类体系,促进轨道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
为强化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符合成都发展实际的规划管控体系,成都市开展了轨道站点的分级研究,充分研究城市中心功能、产业功能区、特色镇中心等城市功能影响要素和轨道交通可达性、中心性等交通轨道交通能级影响因素,确定了基于城市功能和交通能级的站点分级开发体系。

为避免站点同质化开发,促进站点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进一步结合城市的发展要求,站点综合开发应承担的城市功能,将站点综合开发进行细化分类。最终,将全市690余个轨道站点分为“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以及“商圈核心类、交通枢纽类、综合中心类、产业社区类、生活服务类”的四级五类分级分类体系。



3. 创新“策划—规划—设计”理念,打造城市发展新范式
按照“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的原则,为实现TOD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运营品质提升,业态的精准定位、差异发展和可持续运营,成都市提出以策划引领轨道站点一体化设计。
通过专业策划,明确片区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产业发展思路、功能业态及规模,构建符合市场逻辑的商业模式。
同时,为创造属于成都TOD的天府基因,塑造彰显成都TOD的靓丽名片,成都轨道交通站点TOD一体化城市设计按照“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文化彰显、形态塑造、场景营造”的六大总体要求及“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以及车辆基地”六种不同类型的TOD站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4. 开发运营,促进实现城市综合长远效益最大化
在开发运营方面,成都市逐步探索提出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国际化、统筹化、产业化、差异化”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的投建运维工作体系,实现TOD项目收益及城市整体长远效益的最大化。
-
一是打造国际化的开放合作平台,从策划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资产流通、平台实施等环节鼓励国际化企业积极参与,实现TOD全环节的开放合作。
-
二是创造TOD营城模式,坚持开发建设统筹、片区产业统筹、配套设施统筹、片区运营管理统筹,促进片区整体高效发展。
-
三是探索产业化的综合发展路径,构建由核心层、支撑层、衍生层构成的TOD产业生态圈,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业要素聚集,推动TOD产业快速发展。
-
四是遵循商业化逻辑,对建成区、新城区以及不同类型的站点制定差异化开发策略。

1. 做足长远谋划,完善实施体制机制
实施路径创新是TOD综合开发推进方法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成都TOD综合开发在实施路径方面,从全市层面做长远谋划,创新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地出台的政策机制,探索形成了一套全市上下合力推进的实施路径。
2017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确定了“政府主导”的实施模式,通过成立轨道交通建设和TOD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制定、政策研究、建设实施、综合开发等工作,并加快立法建规,深化理论政策研究、法律法规制定、技术导则编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
为进一步高效推进TOD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出台《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为TOD综合开发提供了规划管理、用地管理、建设管理、合作管理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实施办法,引导和支持全市TOD综合开发有序推进。
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正是成都市全面推进TOD综合开发的“强心剂”,是落实“TOD综合开发是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场思想运动,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的重要基础。
2. 助推高效推进,逐步完善配套政策
成都市在提出实施TOD综合开发战略以来,不断完善协同机制、政策配套、人才支撑等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推动TOD综合开发落实。在政策配套方面,逐步完善了资金筹措、实施推进、用地管理、规划管理等7个方面共17项配套政策,有效保障TOD综合开发顺利开展。

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在前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综合考虑四级五类站点全覆盖、周边用地条件较好、能够形成整体示范效应等方面要求,选取了高新区陆肖站、东部新区三岔站等14个站点作为首批示范项目。
-
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已呈现出较多的特色亮点,双凤桥站TOD一体化设计方案提出将形成高效低碳、转换便捷的绿色场景;
-
行政学院站TOD核心区范围内将打造商业、办公、酒店,营造都市商务场景;
-
幸福桥站TOD将依托美食文化构建完整的城市便捷生活服务圈。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市推动TOD综合开发落地见效,助力成都绘就公园城市新图景,是成都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探索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努力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鲜活实践。
目前,成都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要求所有站点都要开展一体化城市设计,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在TOD综合开发方面探索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推广。
2021年3月20日,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TOD重塑城市空间形态”为主题的成都首届TOD发展论坛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TOD综合开发的成都方案与实践成果,并邀请了世界顶尖智库专家、全球标杆企业精英、国家重量级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代表,集思广益,共话TOD发展成都模式。
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了《成都市轨道交通TOD战略规划》以及《TOD在成都—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市TOD实践探索》一书。此次论坛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成功向世界宣传和推广了成都的TOD模式,助力成都引入国际一流的TOD策划设计、开发建设、商业运营的头部企业,共享成都TOD发展机遇,共创成都TOD未来。


践行新发展理念,谋划TOD成都发展模式已结出累累硕果。作为TOD综合开发的先行者,我们希望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蓝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社区,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综合业态极点,就是一个高效有序的要素配置枢纽,就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平台。
“成都拥有了所有正确的要素及潜力,我相信其必将引领世界下一代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浪潮,成为全球实践的模范城市。”
——彼得·卡尔索普

我院牵头编著的《TOD在成都——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市TOD实践探索》 在成都首届TOD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长按二维码识别就可关注我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时期成都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