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武廷海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城市规划是致用之学,规划的真正进步取决于实践的强烈需求。目前规划需求和供给之间尚存在着相当大的鸿沟,尽管规划学术上早就有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等概念,可以为规划实践提供相当的参考,但是已经不能全然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

例如,空间规划概念在学术上可以追溯到1972年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la planification spatiale,主要是作为“城市规划”的扩展。当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已经变成一种行政行为,与国际学术界的空间规划有联系更有区别。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传统城市规划解决长期被诟病的区域规划依据不足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条件,我们要抓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机遇,做大做强区域规划

又如,国家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要求,同样城市更新已经不限于以往的学术概念,城市规划需要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进一步做精做细城市规划,服务城市品质提升

再如,国家早就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在此进程中城市规划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城市规划一直致力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较于城市社区规划中责任规划师等制度建设,乡村社区规划大有文章可做。2017年10月以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参与创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助力乡村发展,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与规划教学科研产生了良性互动。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城市规划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们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工作者要服务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并以此带动城市规划本身的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做优做美。显然,我们已经不能简单沿用老办法,要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危机感。从世界城市史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当前的中国这样如此重视规划,国家对城市规划有着空前的需求。当前规划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巨大的鸿沟,辩证地看,正是城市规划大发展的难得机遇。有目共睹,尽管有疫情的限制,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对这次两年一度的规划年会充满期待,这也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加强城市规划自身的规划与建设。

本文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1期

《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


【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Open Access】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之三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