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2015年北京冬奥组委落户石景山,2019年5月,冬奥组委授牌广宁街道的高井路社区为全国首个“冬奥社区”,2021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授牌“冰雪社区”。秉承“冬奥让社区更美丽”的理念,石景山区政府高度重视,致力于将冬奥社区打造为石景山区的“冰雪名片”,组织特色冰雪活动,融入冬奥精神文化,推进社区环境改善,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其成为展示冬奥盛事、宣传优秀文化、代表城市形象的窗口,助力冬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的更新改造是冬奥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清华同衡作为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的设计团队,为此项工作持续跟进2年,最终将全新的文化中心呈现给居民,并见证了社区生活因冬奥而更加精彩。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分解示意图



背  景


高井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管辖面积1.06平方公里,南临群山,北临高井热电厂,西临双峪路,东临石门路,高井沟横贯东西注入永定河,两侧小区林立,2000余户家庭、4900余位居民生活在此。冬奥社区的更新工作亦是在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中开展,社区原有的公共服务建筑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随着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冬奥会的临近,冬奥社区围绕高井路及高井沟一带两岸两节点(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和冬奥社区文化广场)开展了更新改造。(图2)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2  冬奥社区高井路公共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总平面图


位于中心位置的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文化中心)是改造的重点。该建筑的前身是2500平米的沿街二、三层小商业体(图3)。改造工程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加固结构、清理杂院、更新立面、重塑功能,改造后形成展示展览、运动健身、图书文创、休闲娱乐、老幼活动、多功能厅及室外看台等多功能空间,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尽享欢乐,使之成为展示和体验冬奥文化、容纳社区邻里生活的“家的延伸”(图4),为冬奥社区打造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和共建之园。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3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改造前现状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4-1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改造后街景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4-2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改造对比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4-3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改造对比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4-4 居民开展丰富社区活动


01

冬奥之窗


展示交流,多元文化的互动场所


文化中心是面向社区的冬奥文化展示窗口,充分注入了以运动和观赛为特色的体育元素,作为居民观看冬奥、参与冬奥,与冬奥共乐之地。位于二层的冬奥文化展厅,通过“序厅形象墙”、“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广邀世界朋友齐聚冬奥社区”、“冬奥让社区更美好”、“小小社区火火冬奥”以及“VR滑雪”六大主题,展示了冬奥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现了高井路社区居民参与冬奥的歌唱表演、书法绘画、手工文创等作品,实现冬奥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流互动(图5)。文化中心落成后,先后已举办多场交流活动,景海鹏、武大靖、朱亚文等各界代表亲临现场,与社区居民一起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推广的互动,共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图6)。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5冬奥文化展览、社区文创展览和冬奥文化交流活动(部分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6 众星云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活动

(图片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工人日报、中国日报官方微博)


开放共享,地域文脉的时代传承


文化中心的建筑布局,以北京传统四合院和胡同格局为原型,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利用四个单体建筑形成了围合的院落形式,之间通过风雨连廊串联成为整体。建筑中央是可容纳近200人的露天看台和银幕舞台,并通过南、北、西三个方向的通道对外联系,实现24小时对社区居民开放。二层扩展了三个宽阔的室外露台,延伸建筑室内和中央庭院的空间联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自然通风与采光的现代绿色空间(图7)。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7-1 传承北京四合院,打造开放共享院落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7-2 室内外交流互动空间


新老融合,特色元素的有机运用


文化中心的建筑外观,以灰砖、白墙和木窗为主基调,建设过程,共收集了10万块北方地区民居拆除下来的旧砖,回收再利用砌筑起来,再现历史韵味。同时,充分运用钢、玻璃、金属板等现代建筑材料,塑造时代气息。新老元素的碰撞与交融,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其中,冰雪纹样的白色穿孔板、雪花样式的灰砖拼花,充分体现冬奥元素;锈钢板的连廊和雨罩,记载可以触摸的首钢老工业历史;老砖墙内嵌的24块玻璃冰砖,向举办冬奥的24个城市致敬(图8)。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8-1 传统与现代的新老融合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8-2 特色材料的有机运用


02

邻里之家


多元空间,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不仅是冬奥期间,居民长期的社区活动亦是文化中心的主要承载。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建筑布局了健身舞蹈、图书文创、儿童游乐、老年文艺、咖啡休闲、展示展览、社区党建等系列功能,设置了可容纳200人的多功能厅,可举办会议论坛、舞会汇演、室内运动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为纽带,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平面布局采用了并联的空间模式,省略了所有的走道空间,最大化地将使用面积交给活动场地,并强调同一空间的分时利用,用充分共享的方式,发挥文化中心的最大效益(图9 )。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9-1 文化中心沿高井路主入口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9-2 图书室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9-3 休闲阳光房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9-4 社区多元文化活动与交流


集体记忆,社区环境的情感纽带


文化中心强调了与周边社区环境的和谐共生与情感联系。向南开敞的屋顶露台,可以近距离欣赏四平山连绵起伏的山景;北向二层增加出挑的阳台,走上舒缓的台阶,透过落地的玻璃,可以俯瞰高井沟内夏季的水景绿意和冬季的冰雪活动;中央看台向东,可以远眺三座标志性的冷却塔;建筑二层向西,可以俯瞰成片的社区家园,居民的集体记忆尽收眼底。此外,文化中心西侧退让了宽阔的通道,方便电厂路小学的进出;二层露台提供给家长观看小学运动场上孩子们运动的场地;一层的咖啡厅为家长提供了舒适的等候空间(图10)。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0-1 屋顶露台欣赏四平山四季变化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0-2  俯瞰高井沟、眺望冷却塔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0-3家长在咖啡厅交流,等孩子放学


活力温情,尊老爱幼的细节关怀


文化中心着重考虑老年和儿童的使用特点。建筑内外均可无障碍到达,各入口处设置缓坡,替代台阶,确保老年人行走、活动的便捷及安全。内院里专设无障碍卫生间,主人口处专设无障碍电梯,每个功能空间增加了无障碍休息专用区域。儿童活动区,内部采用软包装饰,并采用高低错落的书架和条凳,选取木质纹理和多变的色彩,形成安全、有趣并具有丰富功能的儿童活动场所(图11)。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1-1 室内外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处理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1-2 儿童活动区


03

共建之园


共识共益,多方部门的通力协作


项目建设,得到了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石景山广宁街道各级政府诸多部门的共同支持,社区居民、志愿者团体、清华同衡规划建筑景观团队的共同协作,从始达成充分的共识,至终推进成功的落地。期间,设计团队经常把“会场”搬到“现场”,听取街道、社区居民诉求,组织现场工作,快速收集和整理各方建议,通过多次交流确认建设需求,持续打磨设计方案,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成果,与广宁街道冬奥专班保持紧密对接,在设计讨论、工程对接、各方意见整合等事项上时刻保持沟通,最终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图12)。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2 方案沟通交流会


共商共议,公众参与的全程贯彻


居民是文化中心的主人,有着切身的感受与体会,因此,建设过程也是为居民提供共议“家园”未来的机会,既能让我们倾听到真实的声音、发现真实的诉求,也能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归属感与获得感,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图13)。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图13 公众参与


共建共治,居民自主的长久发展


文化中心的后期良好的运营关联运动、排练、展示、演艺、文化、环境设施维护等众多方面,是一项系统、综合且复杂的协同工作,引导居民全程参与编排,不断调整更新活动内容,是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的下一步重点。以期承接冬奥的气息,在公众参与下,文化中心成为一座极具吸引力的家庭延伸空间,创造属于冬奥社区的心灵家园。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04

结  语


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不仅展示冬奥文化、提供舒适的公共环境,更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策源地,推动居民共同面对生活议题、凝聚人心、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冬奥让社区更美丽。


▼首层平面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二层平面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立面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剖面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墙身详图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

项目规模:约2500㎡

完成时间:2021年12月

设计团队:

项目主管院长:  潘芳

项目总负责人:  邓翔宇

建筑设计团队:  蒋承胜、高保江、高永强、唐国秀、刘昊、巩涛

机电设计团队:  张玥、马驰、冯亦、赵洋

结构设计团队:  张春喜、岳茂群

责任规划师团队:邢琰、闫璟、胡玖漪



排版 | 孙青

图片 | 供稿部门

供稿 | 清华同衡 建筑分院

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冬奥之窗•邻里之家•共建之园——冬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更新改造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