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明确提出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全国海岸带规划任务要求,并特别提出识别滨海绿地公园等重要空间、建构滨海绿岛网络以支撑海岸带风貌塑造和生活游憩品质提升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要求。

遵循国家政策指引,我国诸多滨海地市都在专项规划中明确强调了岸线生态修复的规划安排和工程措施。广州作为典型的河口海岸城市,纵深广阔、岸线狭长、咸淡水相融交汇,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更大,对海岸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亟待借鉴国内外河口海岸城市岸线生态修复的先进经验,促进岸线生态资源品质进一步提升。为此,我们选取旧金山湾区杭州湾作为代表案例,梳理两地河口海岸生态修复规划方案,以期对广州河口海岸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划途径提供经验借鉴。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01

旧金山湾区:

生态为主,工程为辅

(图片来源:旧金山河口海岸研究中心)


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该区域围绕旧金山海湾不断向四周延伸,由9个县和101个城市组成,其植被恢复工程基于系统化的规划方案而落地实施,主要技术路径分为陆海形态评估、管理单元划定、适应性修复体系构建、单元修复策略指引共4个步骤。


1

综合评估陆海形态

从海平面潜在风险、水动力与泥沙沉积分析以及海湾主要地貌等方面综合评估陆海形态,建立海岸线本底基础数据集。进一步从地貌、海湾、海岸线、土地利用与海平面上升要素共五个组别空间数据动态评估海岸线特征,剖析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景观改造、土地利用、生态脆弱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2

划定管理单元作为管控修复的基本单元

基于海湾的陆海特征划定30个管理单元,针对特定类型的景观管理单元内的具体情况制定修复策略与管理机制,并进一步将30个管理单元分为12类,结合洪灾风险分析构建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与指引体系。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旧金山湾区海岸单元划分

(来源:《旧金山海岸线韧性图集》)


3

构建适应性生态修复策略体系

秉持生态与工程手段与政策、监管、金融措施相结合的工作路径,定义四大类、近30条应对洪水与海平面上升的具体干预措施。


4

单元策略与指引地图

展示单元中适应性措施适合的区域,指示出单元内具有潜力的海岸区域;结合该单元当下进行的适应性和修复行动,区域的生态、发展目标,讨论和评估每项措施的适用程度;根据单元腹地土地利用与功能类型,讨论可能适用的政策、监管和金融措施。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旧金山湾区海岸线适应性生态修复的水生植被策略

(来源:《旧金山海岸线韧性图集》)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02

杭州湾钱塘江堤岸:

师法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来源:网络)


杭州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浙江省东北部,为喇叭状河口湾, 岸线长约85km,发育有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重要河口,湾内有大小岛屿69个,海岸线长258.49 km, 以人工海岸为主。杭州湾钱塘江堤岸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路径包括:


1

分段修复保育钱塘江植被生态系统

从修复生态廊道骨架、提升景观品质、城水串联三方面入手,将河口岸线分为江山段、江城段、江海段分别施策。在修复生态廊道骨架时,江山段部分保持自然岸线、江城段保留城市核心堤坝节点、江海段保留滩涂;在提升景观品质方面,江山段以低干扰修复为主,江城段以受人为干扰严重的中低质量斑块为主,江海段则以中高质量斑块为主;在城水串联方面,江山段织补河道堤坝两边绿色空间、江城段通过蓝绿网络串接大的生态、农田斑块、江海段则将廊道沿河道串接高生物功能片段。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杭州湾钱塘江岸线滨水断面指引

(来源:KCAP建筑与规划)


2

建构复合堤坝,融汇生态生活

江海段以堤坝工程安全防护为核心,生活围绕中低干扰支状河流进入;江城段以“堤坝防护+ 分级海绵”为水管理策略,融合城市、组织公共空间系统;江山段则以“山水林自然防护 + 湿地空间保育”为重点,促进自然科普体验。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杭州湾钱塘江岸线复合堤坝生态修复指引

(来源:KCAP建筑与规划)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03

对广州海岸植被恢复的启示

(图片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1

摸清现状,开展海岸田野调查

围绕海岸带的位置、类型、岸线长度以及两侧用地用海情况等开展海岸带田野调查工作,针对实地情况与修测结果存在误差的岸段应开展补充调查以完善海岸带基础数据信息库,并加强重要功能岸段实地踏勘,聚焦陆海生态保护协调状态、排污及防护安全情况、城海衔接及人文亲水情况等。


2

明确属性,划分岸线功能类型

基于海岸线修测数据和田野调查成果,根据海岸带现状开发利用情况,确立基本属性与主导功能,结合政策要求细化岸类型为生态保护、生产防护、生产作业、生活亲水岸段。


3

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工程措施

针对生态保护岸段,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主要目标,推进沙滩养护、红树林新营补植、陆海生态网络衔接、陆海生态廊道维护为主的植被恢复。

针对生产防护岸段,以生态化手段提升安全防护功能为主要目标,结合硬质岸线柔化、灰色岸线绿化、岸线立体韧性化的导向,布设植被恢复工程。

针对生产作业岸段,以提升岸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岸线开发价值为目标,促进结构优化、功能更新、效益提升。

针对生活亲水岸段,以提升岸线生态景观品质和休闲体验为目标,促进城海连通丰富景观层次、突出滨海空间特色。



|文图提供|

陈首序、代欣召

(规划研究中心/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美术版式|

办公室

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河口海岸生态修复:国内外典型案例借鉴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