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巨大变迁。但县乡与城市的发展不平衡,县乡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深化,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发展重要性愈发凸显,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为有效揭示中国县域的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助力政府科学评估县域人居环境的改善效果,提升县域人居环境改善和治理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气象台,开展了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的研究。于2022年8月15日,向全社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 《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封面


编制说明


1

利用气象数据对县域进行人居环境评估的原因

一方面,气象与县域规划和建设、人居环境改善、防灾建设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气象数据具有要素精确性高、历史时间持续长、预测准确度高的优势,可以支撑全国范围内县域评估指标的统一评估。


2

县域选择——60个县域

县域选择在考虑县域户籍人口和GDP的基础上,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选的“国家园林县域”名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县域新型建设示范”名单、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评估的“中国天然氧吧”名单、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百强县”榜单等。


3

评估指标——4大指标

基于国家气象站采集的权威气象数据,建立了包含人体舒适度、暴雨、高温和空气质量的中国县域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监测时间为1978年-2021年。


主要结论


1、县域人居环境整体呈改善提升的趋势。

2、长江流域县域人居环境整体优于黄河流域。

3、胡焕庸线以东县域的人居环境整体优于以西。

4、县域暴雨灾害显著增强,应强化韧性县域建设。

5、天然氧吧特色县域的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优于其他县域。


总体特征


1

人体舒适度

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间,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舒适程度不断提升。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指数由1978年的58.53提升至2021年的60.00,近五年的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为59.87,基本达到最舒适区间(60~70为最舒适)。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 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变化情况


1978-2021年,90%的研究县域年均舒适度整体达到较舒适和最舒适的水平,10%的研究县域受地理位置影响舒适度水平较低,但也在逐年改善。60个县域中,只有6个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水平为不舒适,包括尼勒克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丁青县、神池县、抚松县、五常市。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3 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分级情况


1978年以来,城市建成区与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水平呈“剪刀差”态势,2000年后,城市建城区人体舒适水平整体优于县域。2000年以来,主要城市建成区整体的年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值为60.84,高于县域的60.49,且两者差距逐渐变大。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4 17个县域与城市建成区年均人体舒适度对比情况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5 中国县域人体舒适度汇总


2

空气质量

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上升趋势,空气质量在不断提高。2015-2021年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值为306天,在7年内增加近50天,2021年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6 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变化和分布情况


空气质量较差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增速较快,向好改善趋势明显。2015-2021年60个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长率平均值为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最低的新郑市增长率为15%,增长率超过10%的县域还有魏县、迁安市、西峡县、滕州市。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7 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及增长率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8 中国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汇总


3

暴雨

县域近十年的暴雨天数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近五年暴雨强度处于历史高位。县域44年的年均暴雨天数平均值为2.9日,而近十年的年均暴雨天数平均值为3.2日,远高于其他时期。县域44年年均暴雨强度的平均值为73.8毫米/日,近五年平均值达到75.3毫米/日。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9 县域年均暴雨天数和暴雨强度变化情况


95%的研究县域年均暴雨天数小于8日,88%的研究县域年均暴雨强度小于80毫米/日。60个县域中,佛冈县、博罗县、澄迈县的年均暴雨天数高于8天。晋江市、澄迈县、江阴市、福清市、博罗县、横县、宁海县的年均暴雨强度高于80毫米/日。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0 县域年均暴雨天数分布情况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1 县域年均暴雨强度分布情况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2 中国县域暴雨强度汇总


4

高温

1978-2021年,县域年均高温天数呈上升趋势。年均高温天数由1978年的17天提升至2021年的21天,近五年高温天数平均值达到历史高位。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3 县域年均高温天数变化情况


近70%研究县域年均高温天数低于20天,4%研究县域高温天数大于40天。60个县域中高温天数大于40天有澄迈县和攸县, 5个县域的年均高温天数为0天,分别为抚松县、安宁县、楚雄市、大理市、丁青县。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4 县域年均高温天数分布情况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5 中国县域高温天数汇总


地理差异


1

长江与黄河流域县域特征

长江流域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整体处于“最舒适水平”,黄河流域县域整体处于“较舒适水平”。1978-2021年长江流域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值为61.31,常年处于最舒适水平;黄河流域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值为54.62,常年处于较舒适水平。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6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县城年均人体舒适度


长江流域县域的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整体优于黄河流域县域,但差距逐年减小。2015-2021年,长江流域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值为314天,黄河流域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值276天,近五年黄河流域县域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长趋势加快。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7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

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县域特征

胡焕庸线以东县域的年均人体舒适度基本处于最舒适水平,夏季以西县域舒适度优于以东县域。1978-2021年,胡焕庸线以东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平均值为60.86,达到最舒适水平,以西县域为51.76,刚达到较舒适水平。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8 胡焕庸线以东与以西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


胡焕庸线以东县域的年均空气质量整体优于以西县域,春季以东县域的空气质量显著优于以西县域。2015-2021年,胡焕庸线以东县域的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值为309天,胡焕庸线以西县域平均值为296天,胡焕庸线以东县域空气质量逐年提升显著。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19 胡焕庸线以东与以西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

南方与北方县域特征

南方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整体优于北方县域,夏季由于温度较高导致舒适度略低于北方县域。北方县域月均人体舒适度平均值为53.25,舒适水平为较舒适,南方县域月均人体舒适度为62.57,舒适水平为最舒适。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0 北方与南方县域人体舒适度情况


南方县域空气质量优于北方县域,北方县域比南方县域受季节影响显著。北方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8天,南方为324天。相比于2015年,2021年北方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了61天,南方县域增加了41天。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1 北方与南方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变化情况


4

沿海与内陆县域特征

沿海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整体优于内陆县域,夏季人体舒适度略低于内陆县域。沿海县域月均人体舒适度为61.53,处于最舒适水平,内陆县域月均人体舒适度为58.66,处于较舒适水平。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2 内陆县域人体舒适度情况


沿海县域空气质量优于内陆县域,内陆县域空气质量较沿海县域受季节影响明显。沿海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内陆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1天。相比于2015年,2021年内陆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了49天,沿海县域增加了44天。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3 内陆与沿海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变化情况


5

天然氧吧特色县域特征

报告研究的县域中包含12个天然氧吧县域。

天然氧吧县域的人体舒适度水平整体高于县域平均水平,2000年以来达到最舒适水平。天然氧吧县域44年的年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值为59.80,2000年以来人体舒适度指数均值达到60.23,为最舒适水平。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4 天然氧吧县域年均人体舒适度变化情况


天然氧吧县域的空气质量不断提升,整体优于其他县域。2015-2021年,天然氧吧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9天,高于县域平均水平306天。2021年天然氧吧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天。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图25 天然氧吧县域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变化情况



小结


《报告》通过长期、连续、准确的气象数据,建立了多维度的中国县域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估1978年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县域人居环境水平变化情况。《报告》旨在助力政府科学评估县域人居环境的改善效果,提高县域人居环境改善和治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由于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众多,指标还不足以判断县域人居环境的优良中差,人居环境的评估还需要继续深入、细致的研究。未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献策出力,助力相关部门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县城。


作者:王庆刚,田欣妹,高唱,焦岚馨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扫码下载报告全文

提示:每日开放下载时间 

8:00—17:00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中规院交通院

ID:CaupdUTI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加关注    有干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规院交通院):中规智库|《中国县域人居环境气象评估报告》发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