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出版于2008年,可以算一本“老”书了,其中收录了梁鹤年先生十多年前关于城市规划和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分为经济、土地、城市三个专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一些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考虑;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与国土开发:几个政策上的意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等,共32篇文章。本系列将分享李媛、韩汉白两位青年学者关于本书的读书心得。想阅读本书的读者,可在文后评论区留下邮箱地址,我们将发送电子资源。在此特别感谢梁鹤年先生慷慨惠赠版权。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

梁鹤年

商务印书馆,2008


“第二五篇  城市规划的和谐与适度” 读书心得二则


个体与整体如何平衡?


规划实施的最大难点是协调,包括协调不一致甚至产生冲突的多目标、多组织、多利益主体,协调的原则往往是平衡个体与整体。问题是,为何以及如何平衡?本篇有非常精彩的作答。


首先,谁是个体,谁是整体?本篇基于“完整”(whole)的理念阐释个体与整体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规划就是创造大大小小的中心(center)和向心力(centering process)”,而每一个中心既是包含更小个体的整体,也是嵌套于更大整体的个体[1]。换句话说,每一个现象同时是个体与整体,但在不同内容、不同尺度上运作规律不同甚至冲突,需要在个体与整体之间寻求平衡。


其次,平衡的目标是什么?西方和东方的理念存在巨大差异。大致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多聚焦个体,通过竞争去芜存菁;东方哲学多聚焦整体,强调有次序的合作、互补长短。前者重在“争”,后者重在“谐”,而“息争才得‘和’,适度才得‘谐’”[1]。因此,梁先生提出了一套以追求“和谐”的个体与整体关系为目标,聚焦“适度分析层面”以及“适度分析层次”的规划分析方法。


为何分析要“适度”?以工业园规划中的个体与整体关系为例。作为整体的工业园包含园内诸多企业个体,规划聚焦园内企业的用地组织;而作为个体的工业园嵌套于整个城市的用地结构中,规划聚焦工业园与外部的空间衔接。难点是规划如何响应工业园个体与整体的双重属性——过于强调企业个体用地的独特性(如一企一策),可能导致工业园在整体用地组织上失序;过于强调用地组织的整体性(如指标缺乏弹性),可能导致其难以适应多元的企业用地需求。因此,选择“适度”的层面与层次进行分析是规划平衡个体与整体的必要条件。


如何“适度”?需要从整体和个体两个视角分析(表1)。


表1  工业园规划的个体与整体关系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概括来说,整体聚焦“求同”,个体聚焦“存异”,关键要针对工业园个体与整体的不同定位分别响应。实际上,工业园嵌套于多个空间尺度的“个体—整体”关系中,上至城市乃至区域,下至宗地乃至厂房,文中示例分析了各个尺度上互相依存的“个体—整体”关系。这种分析不仅厘清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更提供了在规划上如何演绎个体与整体平衡的操作方法。笔者认为,这体现了梁先生定性指导定量、定量检验定性的一贯主张,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明方向、可操作。


参考文献
[1] 梁鹤年.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作者:李媛,加拿大女王大学地理与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整体与个体

如何看待城市及规划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1936—2022)提出,一个美好的城市是个“完整”(whole)的城市——整个城市是完整的,每个部分也是完整的[1]。梁先生则在分析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与“适度”的概念,并从规划分析的层面和层次,解释实现城市规划和谐、适度的途径。


在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是复杂的。复杂性表现在一个现象既可以是整体,也可以个体;个体中包含更小的个体,整体外还存在更大的整体。因此,每一个现象既包含着小于它的个体,又归属于大于它的整体。


如何处理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西方和东方存在着理念上的明显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个人价值,主张通过竞争去芜存菁,突出的概念是“争”;相对地,东方哲学强调团体价值,主张通过合作取长补短,突出的概念是“谐”。梁先生提出,“和”与“谐”都用来描述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息争才得“和”,适度才得“谐”[2]


如何才能实现和谐与适度?梁先生就工业园规划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展开了演绎[2]


工业园作为一个“整体”时,规划注重组织内部空间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因此规划分析应该“求同”,即寻找该整体中各个体的共通性,典型性是适度分析的焦点。具体来看,适度的分析层面应是产业的生产运作;适度的分析层次应首先考虑典型性,如“典型企业”的“典型工序”和与其相应的“典型宗地”,其次是其他非典型企业。


如果工业园作为一个“个体”,那么规划注重衔接外部空间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因此规划分析应该“存异”,独特性是适度分析的焦点。具体来看,由于现代生产分工中,纵向联系的焦点是生产的综合,横向交往的焦点是生产的多样,因此工业园内每个产业与它在园内(同)或园外(相关)产业之间的互动,构成各式各样有机性的产业群组,各群组内个别产业的运作息息相关。此种背景下,适度的分析层面应为产业群组的生产运作,思考如何争取最优化的对外生产交往和联系。


总之,“整体”规划强调“典型”,是组织内部空间的规划原则;“个体”规划强调“独特”,是衔接外部空间的规划原则[2]。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发挥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平衡、大我与小我平衡的优势,助推公共利益和市场效益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C, NEIS H, ANNINOU A, et al.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10-15.

[2] 梁鹤年.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作者:韩汉白,加拿大女王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封面图片为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绘制的城市互动模式图,源自:ALEXANDER, Christopher. Notes on synthesis of form[M].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目录


经 济

人家的月亮

外国的泥土

政策分析
比较研究:论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一些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经济三部曲之一

可持续性消费经济:两个循环,一个手段——经济三部曲之二
经世济民——经济三部曲之三

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考虑

流域发展模式的选择

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来自国际与加拿大开发经验的一些启示

农村发展与市场经济:一套理论分析与一件实际工具

解“三农”之困

经济与几何


土 地
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与国土开发:几个政策上的意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城市土地开发上的意义
在耕地转建设用地中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及提高土地市场经济效率的建议
集体土地股份化:一个互利互律的耕地转用补偿和土地整理分配处理办法
指标拍卖(竞投)的一些想法


城 市

精明增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

规划战略:来自生态学的启发

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
内与外、大与小、凹与凸——一些城市与规划随想

高与低、快与慢、新与旧
城市规划的和谐与适度
城市设计与真善美的追求——一个读书的构架
可读 必不用之书(一)——顺谈操守
可读 必不用之书(二)——顺谈情况含糊和感情矛盾
可读 必不用之书(三)——顺谈“法”与“字”
哀公问政——孔孟思想对规划理论的启发
“孟子见梁惠王”与城市规划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相关阅读

规划改革困局、文明竞争与整体主义『U派下午茶No.11』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马佳丽记录【连载】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读书心得【连载】

编辑顾春雪
排版 | 张祎娴

——to be continued——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梁言实录 | 梁鹤年先生课堂拾锦 ·《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读书心得(25)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