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棕色麋鹿觅食、戏水。据该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观察,这些放归的麋鹿已经适应了七里海湿地的野外环境,种群规模不断壮大。

据介绍,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天津七里海湿地的原有物种,曾有大量麋鹿在此栖息,后因多种原因逐渐消失。2011年,天津七里海湿地引进了10头麋鹿,建设饲养基地,配备专人精心照料。

近年来,天津积极推进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麋鹿种群规模随之扩大。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决定将麋鹿逐步放归湿地野外环境,让其自由生长栖息。

麋鹿放归过程中,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全程“护航”,发现这些麋鹿已逐步适应了湿地野外生存环境。放归麋鹿以水草为食,对于净化水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目前,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明显增加,已观察到20余头。
同时,研究团队针对麋鹿开展一系列研究,深入了解麋鹿的食性、健康状况等,为推进七里海湿地微生境改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
“大美中国·i自然”栏目长期征稿。守护耕地之美、勘探资源之美、合理规划之美……劳动之美;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自然之美。我们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欢迎分享您的工作现场、您发现的自然之美。
投稿邮箱: mnrnews@163.com
cnrpaphoto@163.com
邮件名请备注“大美中国i自然”+联系方式
小编微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这片湿地重现“呦呦鹿鸣” | 大美中国i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