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风貌特色是个老话题了,对所谓千城一面的诟病由来已久。每个地方都在喊,我要有特色!可是,假使你稍微认真的问一下当地人,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群众,你们的特色是什么?就会大眼瞪小眼了,"我要是知道,还要你们专家做什么?"好像特色是专业人士设计出来的东西。于是乎,有的地方搞了一个特色街,另一个地方就说,这个有特色,咱们也搞一个。于是古街满天飞,符号到处用,认为这个就是风貌特色了。因此,实有必要思考特色从何而来的问题。
图1 古街满天飞,弃古迹于不顾
首先,特色不是专业人士发明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能按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特色本来就存在于地方上,存在于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工艺中。只是,人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他。人们不去注意他,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文化自信心缺失,认为当地的这一套东西是落后的,过时的。一个是经济竞争力的缺失,认为我这一套东西费时,费力,不经济。这是目前各地对自己的特色视而不见的主要原因。
所谓千城一面只不过是现代强势文明对地方传统侵蚀的结果而已。虽然各地在提倡地方特色,但恰恰各地又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如果你连风貌特色是什么都搞不清,又怎么坚持特色呢?因此,国家如果要提倡特色和地域文化,也必须在文化上提倡多样性。在经济补偿方面提出机制。生态环境需要生态补偿机制,文化环境一样需要文化补偿机制。
图2 千城一面
欧洲的相关做法值得借鉴。
欧洲是世界上最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区域,也是最早开始反思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的区域。其中景观特色的丧失与城镇风貌的趋同即在此反思的范围之内。
为了促进欧盟各国保持自己的风貌特色,2000年,欧洲理事会签署了《欧洲景观公约》,要求各国在建设规划与空间发展决策过程中考虑景观风貌特色问题。那么,怎样落实这一战略呢?
图3 《欧洲景观公约》的签署地——意大利佛罗伦萨
首要的就是让各地找到自己的风貌特色。以英国为例,他们认为风景特征评价(LandscapeCharacter Assessment,LCA)是风貌特色保护与营造的起点。与以往的景观评价不同,英国的LCA秉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其目的只在找寻地方特色,而不进行优劣的评判。反映出对景观多样化的尊重。而对多样性的尊重恰恰是保持地方特色的必要条件。
你不得不叹服英国人对风貌特征管理的精细!其景观特征评价实现了国土全覆盖。比如,在英格兰特色地图(TheCharacter of England map)中,把国土划分为159个景观特征区。每个景观特征区均有详细的特征描述,包括如下问题的回答:
1、地方的景观特征(特色风貌/场所感)由哪些元素构成?
2、地方景观特征是怎么形成的?
3、地方的景观特征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
4、地方景观特征的允许变化的容量(敏感性/韧性范围)是多少?
图4 英格兰景观特征分区
英国人不仅仅在国家层面开展此类评价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又以国家景观特征分区为框架,进一步细化本地的景观特色分区,形成层层嵌套的景观特征评价体系。
图5 景观特征评价的空间层次
花如此大的精力搞景观特征评价到底有什么用呢?一是通过参与式的景观特征评价,让各地发现了地方特色所在,理解了地方风貌特色的价值,增加了地方文化自信。二是清楚了哪些是地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需要保护与强化,不至于丢了真的,模仿假的。三是明白了新的建设行为应该如何延续和发展地方特色。
纵观英国的这一套做法,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搞全国示范村、示范镇之类的名堂,尊重各地的多样性;
第二是重视特色的内生机制与动态演变,而不是固定的结果或外在的标准;
第三是重视专业技术的推广、培训与服务,而不是忙于各种授牌;
第四是重视经济补偿与激励机制。因为你采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能不经济,而国家又需要这些,那么就需要有财政补贴来校正市场的失灵。
参考文献:
1、Carys Swanwick.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ENGLAND AND SCOTLAND.The Countryside Agency and ScottishNatural Heritage,2002.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最有理想的规划师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
我们是来自中国两岸四地规划工作一线的青年规划师,我们认为规划师应当心怀理想。我们强调原创,提供独立思考的专业平台和催化创新思想的熔炉。
我们崇尚硅谷马车轮酒吧的“非正式交流氛围”,它曾是硅谷奇迹最神秘的催化剂。我们营造规划行业的非正式交流广场—U-AGORA,希望在这个广场上远瞻前沿,近接地气,呼应时代。
我们真诚期待你的参与。欢迎投稿,参加或发起活动。我们的微信号:chinayouthplanner;邮箱:chinayouthunion15@163.com;联系人:屈先生13611052671。同时敬请关注官方微博: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