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2022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学术论坛——“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在成都召开,论坛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我院承办,院市政专业李红宝总工主持,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为学术召集人。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论坛简介







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先进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强化交通数字治理,有效提升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精心服务能力”的具体要求,本论坛基于多源大数据和最新的交通感知分析技术,依托不断升级换代的智能交通系统,面向现代化交通治理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了城市交通数字治理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为我国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论坛邀请了中山大学余志教授、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关志超总工程师、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张孜博士、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谢振东董事长、西南交通大学杨飞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伍速锋博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参与研讨。我院交通规划设计所副所长曾滢博士作“广州重点片区城市交通数字治理实践”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交通数字孪生、行业数字化转型、车路协同、手机信令数据等热点问题,结合自身实践和最新成果进行了观点分享。






 主持人:李红宝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市政专业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李红宝总工首先介绍了本次学术论坛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中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以来,大数据开始渗透至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各个领域,城市交通成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 城市交通的数字化转型,是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去年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旨在强化交通数字治理,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前沿科技与交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解读智能交通理念,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交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将是本次论坛探讨的核心问题。



「嘉宾分享





 曾 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交通所

副所长,智慧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广州重点片区城市交通数字治理实践

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增量进入存量时代,城市交通的发展逻辑发生重大转变,交通治理面临若干新的难题。曾滢博士以大数据为引领,结合广州发展实际,提出重点片区交通数字治理技术体系,并围绕交通出行全过程治理和降本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指出了未来城市交通治理的新方向。

他指出,存量发展背景下仅依靠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已难以为继,数据驱动是交通领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他深入解析了城市交通数字治理的概念,提出城市交通数字治理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治理模式的三个转变,即从末端被动治理到全程主动治理、从局部静态治理到整体动态治理、从单项经验治理到协同精准治理。最后,他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广州在交通数字治理方面程主动治理、整体动态治理以及协同精准治理的探索成果。





 余 志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教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交通宏微观一体化管理

在智能交通领域,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交通系统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新的交通理论、技术方法正在形成,并持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广州依托强大地理信息数据底座已率先实现全域“实景三维”的模型搭建,未来即将进入“实景三维+”时代。在此背景下余志教授提出“交通数字孪生”理念。

他从“交通系统孪生”角度提出了数据与模型相结合的城市交通宏微观一体化管理的新思路。首先总结了大数据时代为智能交通多源数据分析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各类城市的实践表明,单靠数据较难解决交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其次,提出了通过构建动静态一体、宏微观一体的交通数字孪生基座,把数据与模型结合起来相互校验生长,在数字世界映射交通系统全过程,是实现一体化交通管理的可行道路之一。最后,余志教授分享了数据模型相结合的实践案例。






 谢振东 

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认知与实践

交通行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它已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一个有着传统业务的公司如何全面走上数字化转型道路的进程,谢振东董事长描绘了一种与时代共前行的自我革新的方式。

他首先回顾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数字化转型是交通行业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阐述了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结合实践详细剖析了数字化转型的5大机会点。最后,他分享了自己在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理论实践成果,以广州公共交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为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该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过程、转型策略以及转型成就。





 张 孜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博士


演讲主题:城市交通多源数据治理与快速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未来已来,交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纵深阶段,无论是交通运输企业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在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的最优路径。

受疫情影响,张孜博士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广州智慧交通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一个中心、三大平台”智慧交通体系框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展开介绍了广州交通数据治理与快速建模创新实践。他认为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中要紧密抓住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及集约化发展思路三大核心诉求,围绕打造城市智慧交通赋能中心,系统性开展城市交通数据治理、关联挖掘、快速建模等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该研究成果构建了“集中建模、多处赋能”的交通模型服务模式,支撑“穗智管”、“智慧交通”、“交通慧眼”、“智慧公路大脑”等多个城市级数字化平台应用。






 关志超 

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智能车路与车城协同的交通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当前,我国的交通模型技术还处于追随国外技术的阶段,而我国在智能车辆和车路协同领域有着国际领先优势,如何借势实现“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模型软件”国产化,关志超总工带领团队开展的研究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关志超总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车路协同研究发展的情况。结合“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项目”说明了交通模型与仿真理论的国产化应用,通过运用重构流程技术、体验技术、运营技术解决仿真模型时效性较差、细粒度不足以及多主体缺失的难题,引入了“统一模型技术+互动部门组织+多元协调决策“整体建设思路,从“技术上-分析协调”、“组织上-环境协调”、“机制上-模式协调”、“职能上-整体协调”四大方面实现了交通仿真模型体系的提升。






 杨 飞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工程系

主任、教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模型优化与应用研究

杨飞教授分享了手机大数据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涵盖从道路交通流的状态监测到个体出行人的轨迹特征挖掘提取以及对交通规划实践。

他提出,手机大数据分析目前是行业热点,但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度存在疑惑,手机大数据并非一味追求直接精准,而需通过校正有偏观测曲线,实现接近真实的间接推演。他指出,为进一步提升手机信令数据的应用深度,从真实性和准确性出发,交叉融合区块链技术、实验交通工程学、4G/5G通信理论等多学科,构建合同步实证和敏感性仿真评估的技术闭环研究与评估体系,开展手机大数据可靠度研究探索。






 伍速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院长助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演讲主题:数字化助力城市交通规划转型

受疫情影响,伍速锋博士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演讲。在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急速转型的背景下,交通规划该如何更新理论与方法,从而满足广大使用者更广泛的需要。伍速锋博士从理念、思路、手段三个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中规院的解决方案:从减少拥堵到多元发展、从关注设施到关注服务,并以此出发,强化规划传导和统筹协调,在现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指标、布局、政策、清单,将新理念落实至规划、建设工作中,强调与用地、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他提出,在规划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引入一站式数据资源汇聚解决方案,可极大地促进规划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建立体检与评估强化反馈迭代机制,提高规划工作的动态更新能力。






 杨晓光 

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演讲主题:智能交通知识图谱之探

杨晓光教授将知识图谱技术创新应用于交通问题诊治,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交通医生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识切入,认为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复杂巨系统,其智能是知识与智慧的集合。他指出,知识图谱用于描述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或概念及其关系,是更加规范的数据表格、更强的数据关联,对于数据向知识、信息和智能的进阶具有极其重要的关键基础性。最后,他介绍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交通医生在交通舆情感知、交叉口健康诊断、公交问题致因推理、交通流预测、事故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文图提供|

交通规划设计所


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论坛撷英|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数字治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