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十一月,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果实累累的时刻,以“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村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题的“2017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25日在雷山县西江·苗界隆重开幕了,再一次掀起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热潮。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更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美丽乡愁。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在黔东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镶嵌着许多传统村落,凝聚着历史文化之积淀,承载着传统风貌之遗存,迢递文脉,朴实生动,灿若星辰,交相辉映。黔东南共有30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在全国市(州、地、盟)这一级排名第一位,占全国4153个传统村落的7.44%,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然而,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严峻考验。能否处理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保护祖先留下的非常宝贵、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让乡愁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是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2015年

11月

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黔东南州凯里市成功举办。

2016年

10月

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黎平肇兴成功举办。

前不久


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的希望。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传统村落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实现活态传承。

要坚持村落空间、历史和价值完整性的有机统一,做到村落结构肌理保护与山水格局保护并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并重,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

传统村落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分类推进。

要着眼于传统村落的地域条件、文化特征、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性,区分轻重缓急,采取差异化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模式,切忌保护发展模式简单化、单一化,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传统村落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加以合理利用。

坚持保护第一,做到能保即保、应保尽保,整体保护、全面保护。同时,注重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明价值,努力实现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村落+”行动计划,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走好“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我们坚信未来一定能探索一条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能留得住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来源:黔东南微报  黔东南日报评论员)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让传统村落永葆生机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

通过「BeePress|微信公众号文章采集」WordPress 插件生成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