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
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
今年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
主题是“众生的地球”(Earth4All)
人类正面临着多种环境危机
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气候变化、公共健康等三重危机,
这些危机相互交织,且不断加剧,
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
上帝创造了世界,
又命令亚当管理这地。
如今,保护生态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
亚当们也要把“伊甸园”还给地球的共存者了。
如果我们不能保护这些物种,
我们将失去许多生命的价值,
同时也将失去一部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行动起来,不要让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面去感受自然
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023年,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达到了危机级别。
全球有超过1百万个物种濒临灭绝,
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速度是过去10万年的1000倍以上。
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各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正在非常艰巨的推进着物种和生境保护的事业。
自然保护区 Natural Reserve,
又被称为野生动物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等,
是指对动植物、地质或其他特殊意义的特征
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区,
并提供特别的学习及研究机会。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
和自然遗迹保护区;
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
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
和资源管理保护区。
非洲津巴布韦的森林与河流,赞比西河
动物保护实践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
锡兰国王Tissa建立了世界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早期的保护区通常具有宗教色彩,
例如西非的“恶魔森林”,
那里禁止人类活动,
据说一旦有人误入便会遭遇精神攻击。
1821年,
世界第一个私人性质的自然保护区
由自然主义者及探险家Charles Waterton建立,
位于他在英国西约克郡的Walton Hall庄园中。
Charles花费了9000英镑用于建设并自行进行管理与维护,
为了提防偷猎者,
他在庄园一周修建了一道长3英里、高9英尺的墙。
Charles引以为豪的是,在他Walton Hall庄园里的野生动物博物馆中,一只毛茸茸的动物标本都没有。
Charles还种植了大量树木以吸引更多鸟类栖居,
甚至挖了很多树洞为猫头鹰筑巢。
他允许当地人进入保护区,
因此被David Attenborough描述为
“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自然世界的重要性、
且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要求越来越高、
自然世界也需要保护的人之一。”
到1836年,
为了防止被石灰岩采矿业开采破坏,
普鲁士国王买下了Drachenfels (Siebengebirge) ,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也成为德国现代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1922年的一项规定,Siebengebirge成为德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之一,占地约4200公顷。 该地区拥有莱茵兰最大的连续山毛榉森林群落,是一个FFH地区(根据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指令)。©dr Willie Fuchs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引发诸多灾难,
引起全球性保护自然的运动。
1864年,美国红杉树保护区
是世界上最早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的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迈山谷,
由美国总统林肯于1864年签署法令建立。
它的目的是保护世界上最高的树种——加州红杉树
公园成立以前,北美红杉树林被大批砍伐,一处被称之为Mariposa Grove却奇迹地幸免了,原因是这里的树砍倒后跌下来时会自动断成许多截,使得木头没有经济价值,久而久之,人们便不来这里砍树了。今天参观 Mariposa Grove,你还能看见那些早期被砍倒后跌下来断成许多截的老树。公司成立早期为了吸引游客,人们还在树干上挖洞,让马车从活树中通过。可是红杉树虽然长得又高又粗,它的根部系统其实非常浅。人们不断地走近其树干会把根部附近的泥土压紧,影响根部吸收水和养分,1969年年初寒冬时,那棵能容马车通过的大树Wawona Tree就倒下来死掉了。今天这些植物都被法律保护,挖洞、刮树皮,或采集它的松果球都是违法的。
这些树可以生长到超过100米高
寿命可达3000年以上。
红杉树保护区后来成为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红杉树保护区的建立为后来的国家公园运动奠定了基础,
也为全球的自然保护事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山脉与森林
1872年3月,
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在美国建立——
黄石公园,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理念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黄石公园的白头雕栖息在猛犸温泉附近的岩石上 。在220万英亩的土地上,任由可以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观察野生动物、观赏黄石大峡谷的地质奇观。 ©Jim Peaco
1890年代,
在前苏联草原地区
成立了第一批科学保护区zapovedniks,
指被“永久保留野生状态”的地区,
是指定环境保护区域的最高级别,
收到严格保护、公众严禁入内。
除了俄罗斯巴尔古津自然保护区外,
zapovedniks科学保护区还包括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悉尼皇家国家公园等,
这些都是政府为科学研究而建立的。
巴尔古津自然保护区的贝尔加湖海豹。陆地上的保护区动物包括熊、驯鹿、麋鹿和许多其他动物,水域中有46中鱼类。via advantour.com/russia/baikal/barguzinsky-reserve.htm
到了19世纪末,
自然保护区理念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Groenkloof Nature Reserve
于1892年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建立。
在南非众多国家公园中,
最著名的要数Kruger National Park了,
成立于1898年,
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千米。
Kruger National Park提供的游览套餐。套餐包括游览两个主要野生动物区,由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向导引导游客探索非洲丛林秘密。
在欧洲,
英国效仿美国建立国家公园的做法,
于1895年设立“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负责规划土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National Trust全称为
National Trust for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or Natural Beauty
由三位英国义工发起,
为担心英国快速发展、无法控制工业化对环境造成不了影响
而成立的组织。
National Trust组织的观鸟活动。创始人设立“国家信托”不仅要保护重要自然区域,而且要开放给所有人共享自然。
在欧洲其他国家,
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也有很大发展,
瑞典仅在1900年就设立了8个国家公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自然保护实践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展开,
印度、斯里兰卡、埃及等国家大力发展
野兽保护区、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二战结束之后,
生态保护运动爆炸性开展,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划定有了更大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
自然保护区在北半球发展迅速。
1956年
中国人大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提案,
同年10月,
在广东省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开创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新纪元。
经历了一段缓慢发展的时期,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在90年代重获新生,
并于国际相应组织逐步建立联系,
于1972年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并当选为理事国。
从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20年里,
设立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一种国际时尚。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保护区数量和面积都呈指数式增长,
逐渐形成一个遍布世界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截止1993年,
世界上已建立8619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总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6%。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工作充分参与国际发展议程,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及2015年后发展议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
MAB国际协调理事会(MAB ICC)的决定,
由各国政府提名,
设立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
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
为全球挑战提供本地解决方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至今全球有727个生物圈保护区,
遍及131个国家、包括22个跨境区域。
其中,亚太地区40个国家中有168个,
截止2018年,
中国有34个自然保护区
被批准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World Network of Biosphere Reserves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unesco
截至2018年,中国共建立各种类型、
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不含港、澳、台地区),
总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88%,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系统主要包括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3个部分。
保护区总面积约为9415万公顷,共有474个自然保护区,
其中黑龙江省拥有45个,位居第一
四川省拥有30个,位居第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
如高山林区、热带雨林、湿地、
大熊猫、丹顶鹤、藏羚羊等。
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
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
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于世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第一批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保护区。
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人最熟悉的保护区之一。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
珍稀动植物最多的保护区,
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
及大熊猫等珍惜动物。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
除此之外,在外国的天南海北,
还有很多自然保护区的净土,
守护着珍稀动植物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
是中国最大、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了青藏高原的水源和草原生态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和特色的雨林氛围非常值得前往体验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是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保护区,
保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
雪地中的丹顶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是中国第一个以丹顶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也保护了其他珍禽和湿地生态
2023年的元旦,我们前往盐城海边探访湿地中的鸟类和麋鹿
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
是中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
保护了麋鹿、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 * *
自然保护区为生态系统守护了
关键性的物种资源与地理生境,
也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因为国情的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研究、保护,
对于民众参观的体验往往予以拒绝或忽略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备知识储备又深受生态教育洗礼的民众
正在成为自然保护区参访的主流受众
让更多尊重自然保护区规则的大众得以体验与学习,
不仅可以使相关系统运转起来更有活力,
也正如英国国家信托建立时所述的愿景:
“不仅要保护在这个重要的场地”,
也“应该开放给每个人去感受”。

The aim of National Trust was not only to save important sites, but to open them up for everyone to enjoy.
* * *
参考文献
Charles Waterton, Adventurer and Innovator
https://www.mylearning.org/stories/inventors-and-inventions-from-yorkshire/300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卢自勇
World Network of Biosphere Reserves
https://en.unesco.org/biosphere/wnbr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政府网
etc.
采编 / Christine 城管先生 Bing
视觉 / Whatscity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撰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加入城市设计特约编辑,后台回复“特约编辑”了解详情。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什么是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