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6月14日的“生态·城乡”专题论坛,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郧文聚作了题为《国土整治与轻文明》的主旨报告。


郧文聚: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土地学会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


观点概览:

“可持续的土地和海洋”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以“轻文明”理念为指导开展国土整治。应高度重视“双重”规划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建设国家公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工程,兼顾工程技术与科学原理开展国土整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在城市、乡村、原野,满怀慈爱、满怀尊敬地开展“轻整治”。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重点“定性质、定边界、定规则、定程序”;在整治修复的实施层面,着重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稳妥推进农业空间生态修复,大力开展城镇空间生态修复,有序推进矿区生态修复,积极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未来,应持续深入推进“两山” 理论走向实践,挖掘生态产品价值,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一、“轻文明” 的本质诉求

郧文聚主任首先指出,“可持续的土地和海洋”是一个重大挑战。2020年,《全球工程师调查》中,未来25年全球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中,可持续的土地和海洋以16%投票位居第三。土地资源安全保障是一道难题,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18年8月1日报道,国际气候科学家发布的最新科研表明,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加,中国华北平原地区可能在2070年—2100年期间成为世界上最致命的高温区域,不适合居住。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是城乡规划、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人的共同课题。怎样去设计和实施才能够逆转土地退化势头,才能够让我们这个世界在经济不受损、社会继续向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仍能维持下去,值得规划师去深思。


过去的时间由于我们深受物质之重的胁迫和危害,所以出现了很多反物质化的现象。在物质之重与精神之轻之间如何平衡,在科学、艺术、道德方面如何处理,是个重要的议题。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二、国土整治,改造中国

郧文聚主任指出,国土整治在改造中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耕地问题,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稳、弹性不大、取舍堪忧五大问题,这里面既有人的问题,更有全球变化的问题,还有资源禀赋的问题。我国的国土整治经历了补充耕地、以建促保、以节促用、回归自然这四个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解决土地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工程技术,还需要在科学原理上进行突破。规划和国土整治层面,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指导作用。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构建了中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龙骨,主要解决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问题,将重要生态系统原则上限定为森林、草原、湿地河湖、荒漠、海洋这5类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以人为本,建设国家公园。

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国家公园试点,是国家保护地的主体。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将林业草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牧等各类生态保护举措进行了整合,在园区内实现了统一的管理。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实现了生态管护员的全覆盖,对于农牧区的脱贫增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牧民的医疗、教育等各方面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工程。

针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支撑区、生态问题突出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化布局,优化耕地格局、整治废弃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修复治理人居环境;对废弃工业土地和矿山废弃地,开展生态修复;着眼海陆统筹,推进海岛、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治理。


第四,开展国土整治。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结构中,优等地仅占2.9%,低等地和中等地各占17.79%和52.72%,必须重视耕地安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三、轻整治:城市、乡村、原野

郧文聚主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城市、乡村、原野,满怀慈爱、满怀尊敬地开展“轻整治”。强化科学技术对规划实践和工程实践的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层面,重点做好“四定”,即定性质、定边界、定规则、定程序。在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的实施方面,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重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防沙治沙与荒漠化综合治理,开展天然草原保护修复,实施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治理,推进江河源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力度。加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及崩岗的综合整治,实施石漠化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水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推进退耕还河还湖还湿,防治水污染,加强天然湿地保护修复。构建多尺度生境廊道和生物多样性网络,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第二,稳妥推进农业空间生态修复。

加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景观特色。结合农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针对性消除农田土壤障碍因素,开展农田半自然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加强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田污染防治,综合运用调整种植结构、生物移除等措施,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弱、耕地高强度利用地区,建立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降低土地利用强度。


第三,大力开展城镇空间生态修复。

根据城镇山体受损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自然形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综合运用多种适宜技术改良废弃场地土壤,消除安全隐患,重建自然生态。推进绿廊、绿环、绿楔、绿心等绿地建设,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完善蓝绿交织、亲近自然的生态网络,促进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化。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施城市地质安全防治工程,开展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治理,提升城市韧性。保持城镇特色风貌,腾退、低效、留白空间优先用于生态修复。


第四,有序推进矿区生态修复。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强化矿山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合理开展矿山生态重建,促进矿区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和增强。进一步完善分地区分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资源相对富集、矿山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快建成一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引领矿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第五,积极实施海洋生态修复。

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营造生态岸滩。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推进退围还海还滩、堤坝拆除,加强候鸟迁徙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恢复退化盐沼湿地。实施河口整治修复,恢复流域-河口水文连通性,保障河口生态需水,改善和恢复河口生境条件。实施海湾综合整治修复,改善海湾生境,加强海洋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强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防治。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开展重点权益海岛的岛体地貌稳定性修复。加强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四、诗意栖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郧文聚主任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需要提供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生态产品三个产品,在空间、产业、生产、生活四个方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应持续深入推进“两山”理论走向实践,挖掘生态产品价值,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在这中间有轻的思想,轻手轻脚、轻言细语很重要。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  本文所涉及观点均已经过专家本人审核



【扫码关注 | 查看更多精彩】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合集


关于“清华同衡学术周”


“清华同衡学术周”始创于2013年,遵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思路,依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多业务板块和多专业实践特点,致力于传播清华精神、同衡价值、学术声音,将专业的求索纳入开放胸怀,为知识的殿堂注入烟火人气,十余年来,累计邀请100多位专家学者、200多家各界媒体,分享了300多个学术报告,接待了4000多位现场嘉宾,已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外广受关注的学术品牌。2023年6月,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重装回归,敬请期待!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3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4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5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6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7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8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19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2020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滑动查看历届风采>


相关链接

拓视界 创未来 | 2023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盛大开幕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区域·都市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品质·生活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生态·城乡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社会·技术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学习·未来



编辑/排版|王淑芸

图片来源 | 专家报告PPT

供稿|清华同衡 生态环境研究所

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郧文聚:国土整治与轻文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