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一片林,不言不语道城市文明。森林公园是“城市绿肺”,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且能发展多种生态经济,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广东省共有1300个森林公园,其中,大湾区九市有311个。作为最早一批的国家森林城市,广州市共有各级森林公园58处,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与保护,始终是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大湾区九市森林公园数量
来源:根据广东省林业局公布数据绘制

广州市部分森林公园
来源:自摄
日益严峻的挑战,保护优先
城市化浪潮下的森林公园困境
由于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森林公园与周边权属边界模糊不清,争议不断。城市化建设与森林公园保护矛盾突出,周边各权属主体开发用地的诉求显著,森林公园管理难和政府规划实施落地难,森林公园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森林公园面临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来源:自摄
明确范围,守住生态安全边界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长久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畅、产权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2021年6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依法确认范围并勘界立标。
202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广州 “十四五”提出开展勘界立标工作
来源:自绘
智绘边界,重塑生态屏障
为贯彻落实森林公园保护的各项规定,助力森林公园明确范围界线,我院发挥专业优势、充分运用新型测绘技术,积极开展森林公园保护范围优化及勘界立标工作,推动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
测绘新技术助力,森林公园底数更清晰
结合5G技术构建基于“北斗三号”的广州市现代测绘基准,打造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新型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能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实现了高精度定位与高速率传输的结合,加速、提升了新时代测绘在森林公园保护中的支撑服务。

“5G+新广州CORS”统一空间基准
来源:自绘
空地协同实现地表信息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充分运用激光扫描仪、无人机、3D SLAM等新型测绘技术手段,实现森林公园数据全息式获取,融合高精度点云与视像构建三维模型,实现森林公园空间信息可视化。

无人机与三维激光扫描仪空地协同测量
来源:自绘
模型+算法双擎驱动,优化保护范围
现状建筑物分布是森林公园主体功能与勘界立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结合多层次面向对象分类算法,进行建筑物信息自动提取,极大提升了复杂区域建筑物调查效率。

建筑自动化提取流程
来源:自绘
我院自主研发的多因子边界优化算法,结合各类权属界线、森林公园现状及规划信息,自动识别各类界线交叉重叠关系,分析空间属性,优化森林公园保护范围。

森林公园局部权属分析及边界优化
来源:自摄
数字化平台,构建界标虚实交互桥梁
为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界标的落地及数字化管理工作,我院建立了界标管理平台,对界桩点进行统一管理。该平台实现虚拟踏勘,辅助标绘边界并预设定标点,并进行退让分析等功能,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基于高精模型预设定标点
来源:自摄


界标管理数字化平台
来源:自摄
森林公园保护,从未止步!
探索“无人机场+AI”守护森林公园安全新路径
2023年7月1日,《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设森林资源巡护系统,健全人工巡护与远程监管相结合的监测预防体系,管控森林火灾与违法用地。
目前,我院技术团队已将“无人机场+AI”模式运用于广州市海珠区全域违法建设监测工作,通过无人机场组网,实现海珠全域违法建设自动化识别与线索推送,推动建立城市管理常态化监测体系。




无人机机场部署
来源:自摄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无人机场+ AI”模式运用于森林防护工作,实现全天候全域自主巡航,助力巡查立体化、高效化。
探索机载边缘计算,实现航摄影像上实时智能识别植被覆盖变化、违法侵占、私搭乱建等疑似违法线索,有效打击森林公园盗砍盗伐、非法侵占、违法建设的现象,守护森林公园空间完整。


森林公园内部非法施工、违法建设识别
来源:自摄
基于机载热成像传感器,实现森林火情智能识别与预警,并且实时传输火情图像与火点位置,提高森林公园火灾防范能力。


无人机森林火情识别预警
来源:自摄
每座森林公园
都默默陪伴了城市的变迁
守护城市绿色生态
是我们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院将继续发挥多专业优势
以先进理念与技术
守护“城市绿肺”
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添砖加瓦
供稿|天河分院、测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高质量发展看测绘⑦|智绘森林公园边界,守护“城市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