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市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建设
——金牛实践
●主导部所:详细规划二所
●协作部所:西南第二分公司、创新中心二所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项目规模:研究范围74平方公里,其中14个公园社区面积48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23年4月
项目背景
成都市对环城生态公园高度重视,经过20年的建设颇有成效,同时也投入了巨大成本。2021年,成都市提出“围绕环城生态公园沿线加快形成100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建设方案”的工作要求,计划通过100个社区的建设,实现“绿色价值”对“城市发展”的回馈。受金牛区委托,本项目就该区三环以北片区的14个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并就其中1个示范点社区做详细设计。

图1 项目区位与规划范围
项目构思
在成都市、金牛区两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统筹牵引,和《成都未来公园社区导则》及其在金牛因地适配的思路导引下,本项目就“金牛实践”意义展开研究,力图探寻在具体实施主体和具体建设行动当中“绿色价值的具体转化路径”。

图2 核心任务与意义
本次规划构思,基于上述两个角度的工作思路,以经济学理论“回波效应”为指导,提出“1+14+1+1”的金牛构架。在片区层级通过总体城市设计统筹+G赋能,在社区层面进行适地优化指导实施。

图3 编制框架
片区层级
统筹+G赋能

图4 片区层级技术路线
1)产业组织+G赋能
在传统产业策划方法基础上,梳理现状与规划产业落位;同时通过产业图谱等技术手段,精细化预测产业细分方向。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由城向绿-由绿向城“的产业赋能。

图5 产业组织+G赋能技术思路
途径1:横向补充产业板块内容。以智慧产业为例,利用绿色空间的包容性,补充科普应用等板块功能,横向拓展产业的覆盖范畴。
途径2:纵向策划产业项目,拓展产业链条。以健康产业为例,利用绿色休闲价值,策划智慧健康项目,纵深延长健康诊疗产业的链条长度。
途径3:增加绿色价值与产业之间的粘性。以文创产业为例,通过文艺休闲、交往展示等功能,强化产业功能与生态优势之间的粘性,更好地利用资源价值。

图6 产业+G赋能的三类示例
2)空间格局+G价值
在产业空间、公共服务、交通系统格局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识别-策划“三步走强化绿色价值识别下的格局统筹优化。

图7 空间格局+G价值技术思路
Step1. 构建高联通度的绿色高价值结构。
环城生态公园本身存在着空间规模巨大、相互缺乏联动的问题,因此项目通过评价识别绿色价值斑块与绿色价值廊道来回应现实问题下的格局优化。
斑块识别。首先从绿色空间建设产出城市经济效益的有效阈值出发研究,并考虑所属土地价值圈层的空间差异,划定绿色价值斑块的规模条件。针对不同建设状态,筛选价值特色,划定合理单元边界,最终形成识别结果,继而判定影响用地空间筛选与边界划定的核心要素。
廊道识别。在最小宽度规模条件基础上,针对不同用地类型,识别具有连续性与建设可行性的廊道,以此实现整个系统的网络联通。

图8 绿色高价值结构
Step2. 识别绿色影响的用地价值潜力区。
在绿色价值空间的影响之下,拟定建设用地格局优化的思路:以价值评估为手段,通过绿色影响加权的方式,识别出未来最具升值潜力的用地空间,以此作为未来建设重点,从而实现绿色资源影响力的最大化。
本次规划在传统的交通、服务设施等系统要素的评估基础上,增加以绿色高价值结构为评价影响要素的加权用地价值评估。评估结果与传统区位价值评估相对比,识别出受绿色价值影响最大的潜力价值地段。耦合产业、文化、轨交站点等条件,确定金牛重点功能片区。

图9 重点功能片区
Step3. 策划绿色激活的精细化用地格局。
以具体绿色空间策划带动周边活力的策划思路,借鉴国内外公园在城市具体地段的建设经验,对具体用地进行精细优化,逐轮深入,最终形成绿色价值影响下的精细化用地格局。

图10 城市设计鸟瞰
3)特色活力+G品牌
以绿色空间为骨架,统筹周边产业与文化特色资源,开展一体化研究,形成金牛的核心空间——“金牛韵带“。以主题公园带的形式,联动周边产业与特色资源,扩大城市特色的对外展示度;在重要公园节点策划城市公共事件,以IP品牌带动城市内生发展动力;统筹策划14个社区及其差异化IP品牌,并予以全面激活。

图11 特色活力+G品牌技术思路
社区层级
优化适地落实
在成都市分类与指标引导的工作思路基础上,基于金牛14个社区与1个示范点具体空间建设中的管控适用性问题,对在地性进行优化调整。

图12 社区层面技术路线
1)“类型化”方式的适地调整
区别传统的以功能为分类方式的空间引导,项目提出以绿地规模与空间组合关系为分类方法的设计引导分类。对于以绿色空间为主的类型,重点引导建设用地指标的精确投放;对于以建设空间为主的类型,重点引导绿色价值区段的感知与互动范围最大化。并通过府河绿楔周边社区的详细设计进行实践校验,最终形成全覆盖14个社区的设计导则。

图13 段类型优化
2)“指标式”思路的精细优化
项目选择新建与更新用地并存的天府艺术公园社区作为示范点。对在建、待建地段,提炼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建设的四大标准,在《成都美好公园社区》指标基础上,实现增加7个指标条目、提升5个指标数据的优化结果。对已建更新地段,选择府河星城地段作为示范,识别真问题提出真解法,总结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补充“社会效益“与”社区环境建设“更新指标,配合社区委员会、基金会以及专班、责师制度,形成自主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方案。
实施成效
本次规划与《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导则》相衔接,形成了社区建设空间总控在地性、绿色空间效益性、社区特色性的补充管理细则。以此为引导,天府艺术公园社区建设荣列2023年“成都十大优秀未来公园社区“前三名,受到了多方好评。
项目工作团队
项目总负责人:徐刚
主导部所及人员:详细规划二所
高珊、廖胤希、苏悦、詹立宇、陈牡丹、何艳珊、赵威、刘涛、高慧杰 、蔡冉、陈思羽、王菲儿
协作部所及人员:西南第二分公司
林晔、姚远、朱彦臻、刘可、王贝贝、常志文、莫灿
技术创新二所
吴纳维、吴梦荷、龚烁

扫码订阅|查看更多院优项目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头图 | 郑慧晴
图片 | 项目组绘制
供稿|清华同衡 详细规划研究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成都市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建设——金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