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WHOMP),作为全球首个显示世界遗产地理边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作者:尚晋、陈凯

图/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来源:WHOMP网站
(声明:地图上使用的名称不代表UNESCO或联合国秘书处对任何国家、领土、城市和地区法律地位的认可,也不代表对其边界的任何意见。)
《世界遗产公约》通过50年来,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尚无向全球开放的线上平台“一张图”,为世界遗产的监测、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世界遗产地理空间数据。自 2021 年以来,针对这一需求启动了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的开发。
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
O O O


图/UNESCO文化助理总干事 Ernesto Ottone在“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发布边会上致辞 拍摄:尚晋
WHOMP平台旨在促进对世界遗产及其缓冲区边界的认识,从而更好、更早地确定对其突出普遍价值的潜在影响,帮助缔约国改进对其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该平台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目标11.4加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贡献。
WHOMP平台的用途包括:
1、通过向缔约国提供线上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改善对保护状况的监测。
2、提高世界遗产地图的质量和一致性,便于获取和分析世界遗产地理数据,建立适当的管理系统。
3、根据准确的世界遗产和缓冲区边界地图,促进(保护管理)规划和更准确、全面的遗产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及其他工作。
4、协助发展商(包括企业)更好了解世界遗产保护的不同界限,并指导其评估世界遗产范围内或附近(与履行“禁入”承诺或风能项目相关)的项目。

图/2022年新推出的《“禁入”承诺指南》 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
https://whc.unesco.org/en/no-go-commitment

图/佛罗伦萨世界遗产缓冲区范围,来源:WHOMP网站
WHOMP主要功能
O O O


平台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左侧的检索区、上方的功能区以及主视图的窗口区。
1、检索区
检索区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左侧遗产名录检索竖栏,可精准检索名录中的每一处遗产构成。其二为世界遗产属性检索区域,包括对于名录的检索、所属国家、地区、遗产类型、是否跨国、是否濒危、例如年份、价值标准的检索等,此部分实际是将UNESCO官网公布的《世界遗产名录》网页版单独开发,并进一步细化了筛选项。

2、功能区
功能区的设计是WHOMP平台较为突出的亮点,其中包括矩形、套索、折线等多种操作模式的选择工具、个性化图底显示、简单绘图、坐标拾取、高程测算以及较为实用的图形文件导入功能。

图/边会现场展示在地图上标注拟开发地块与遗产缓冲区边界距离的测量功能 拍摄:尚晋
3、主视图窗口区
主视图得到了Esri技术支持,包括卫星图、地形图、街道地图、灰背景、白背景、黑背景等不同背景地图,能够在图面获取世界遗产全部构成要素位置关系。
█ 优点
1、整合了全部世界遗产要素并将其空间落位,能够在整体或局部反映世界遗产构成要素的分布关系。
2、遗产区与缓冲区空间落位,能够有效帮助管理者树立边界意识,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对于世界遗产保护区划划定的交流与互鉴。
3、图形文件导入功能可以加挂外部空间图形(如下图,叠加我国主要湖泊图层,或拟建设项目的空间位置信息),可与世界遗产构成要素发生互动关系,做出分析与判断。

█ 提升建议
1、该平台大量世界遗产坐标定位存在偏差,图面处理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图面显示注重对于世界遗产全要素的整体显示,图面点位庞杂,无精简显示功能,在不同筛选逻辑下的数据总体状况无直观反映。
目前平台以欧洲和北美为试点地区,与2022-23年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同步开展,组织了相关缔约国提交其世界遗产的地理信息。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世界遗产信息的官方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如来自遗产地层面的信息)必须经过缔约国的校验方可在WHOMP平台上公开发布。因此经过验证,与世界遗产委员会核定的地图无偏差的图层将整合到新开发的平台中;若存在差异,将与缔约国联系,矫正数据。
通过调用外部数据的功能,WHOMP还可将其他数据层添加到系统中,包括世界遗产中心保护状况信息系统中列出的影响因素。这使该系统建立的世界遗产基础信息和保护状况报告积累的信息的整合,服务于更有效的评估分析成为可能。地图上还可标注面临变化(如建设计划等)的地块与遗产缓冲区边界的距离,并将测距结果导出为图像文件,作为监测/评估报告的附件。

图/“GIS技术与世界遗产管理地球观测系统”肯尼亚专家发言 拍摄:尚晋
WHOMP的下一步
O O O

下一步该平台将扩展到所有地区的世界遗产,并优先考虑非洲的世界遗产地。发言人表示在WHOMP开发之前,欧洲和北美仅有3%的遗产地具备可用的世界遗产边界GIS图层,而新地图的开发得到了欧洲和北美61%遗产地的GIS图层。但是,欧洲和北美仅有29%的遗产地GIS通过了校验,并上传到WHOMP平台。且许多非洲国家尚不具备可直接使用的GIS信息。数据收集的工作任重道远。此外,为保证WHOMP平台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标示遗产和缓冲区范围的底图需每年更新一次。
互动环节,现场听众还提出了关于WHOMP平台上整合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等其他UNESCO保护项目的问题。开发人员表示在世界遗产GIS平台的技术基础上,远期将考虑纳入更多信息。
此次WHOMP的发布将给世界遗产的列入、保护、管理和监测带来重要影响。一是各个国家、各个遗产地的认定,包括区划所反映出来的保护管理工作,有了更直接、公开的呈现。其合理性会受到更公开的关注和评价。二是系统年度更新卫星影像数据,意味着遗产地的物理变化会得到相对及时的反映,同样使得国际性的公众关注和评价更为直接。

相关链接:
【遗产地图桌历】数据地图+趣味知识(3月 关注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遗产地图桌历】数据地图+趣味知识(4月 关注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纪念建党102周年 | 遗产数据地图(7月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团队简介
清源世界遗产大会观察项目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源文化遗产共同参与。清源文化遗产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发表观察报告研究团队的现场评论。
关注清源文化遗产
关注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道!
本期编辑:胡玥,排版:徐雨薇,审核:吕舟、孙燕、魏青、李建芸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清源独家 | 世界遗产一张图:UNESCO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