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教师学术著作集体亮相上海国际艺术书展


2023年11月10日,上海国际艺术书展(以下简称“国际艺术书展”)在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盛大开幕。书展集中呈现近200个国际国内出版品牌,展示近5000册艺术图书。中央美术学院获邀参展,人文学院教师近年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五十余种集体亮相,全面展现人文学院教学科研成果。


参加本次国际艺术书展的人文学院教师学术著作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编:《开放的美术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建立六十周年教师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
尹吉男:《知识生成的图像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
尹吉男(编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尹吉男、李军、西川:《八日谈: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中国艺文出版社,2020年。
李军:《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李军:《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李军(编著):《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山东美术出版社,2019年。
李军(编著):《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2:“欧罗巴”的诞生》,山东美术出版社,2021年。
李军(编著):《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3:古史的形象》,山东美术出版社,2022年。
李军(编著):《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4:走向艺术史的“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23年。
黄小峰:《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
黄小峰:《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韩文版),韩国ARTBOOKS出版公司出版,2023年。
黄小峰:《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丽人的生命瞬间》,河南美术出版社,2023年。
于润生:《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邵亦杨:《西方艺术:一部视觉的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邵亦杨:《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
邵亦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冯鹏生:《中国书画装潢要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3年。
乔晓光、董永俊:《实践的精神: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模式研究》,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
乔晓光(编著):《古乡厚土:陕县乡村扶贫纪实》,中国摄影出版社,2021年。
乔晓光(合著):《生活的史诗:天才剪花娘子郭佩珍》,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
乔晓光(编著):《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青岛出版社,2018年。
乔晓光:《活态的纸文明: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传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乔晓光:《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贺西林:《读图观史:考古发现与汉唐视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贺西林(合著):《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邵彦:《山川换古今:蓝瑛家族的故事》,故宫出版社,2018年。
邵彦(合著):《千里江山越千年:中国山水画艺术与〈千里江山图〉》,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年。
曹庆晖:《美育一叶:中央美术学院与近现代中国美术》,河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
曹庆晖:《走进学院的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历史、方法与问题》,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
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文韬:《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陈捷:《中国佛寺造像技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陈捷(合著):《浑源永安寺文物保护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22年。
陈捷(合著):《空间的诗:图说中国建筑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
陈捷(合著):《空间的诗:图说世界建筑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
陈捷(合著):《五台山汉藏佛寺彩画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陈捷(合著):《中外建筑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
陈捷(合著):《画说乔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
陈捷(合著):《画说王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年。
赵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绘画·寺观壁画(上)》,开明出版社,2015年。
赵伟:《道教壁画五岳神祇图像谱系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
赵伟(校注):《广川画跋》,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
郑弌:《中古敦煌邈真论稿》,科学出版社,2019年。
耿朔:《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
刘晋晋:《图像与符号: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中的符号学与反符号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
张晨:《身体·空间·时间:德勒兹艺术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郑伊看:《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3年。
黄水石:《创制的逻各斯与逻各斯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诗艺哲学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
刘爽(译著):《维米尔的“野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潘桑柔(译著):《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黄庆娇(合著):《尼罗河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胡译文:《复古与自牧: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董梅:《董梅红楼梦讲义》,新星出版社,2023年。
韩颖(译著):《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
王瑀:《沈周诗画中的江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本次书展将持续到11月12日。



“
美 术 遗 产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学术著作集体亮相上海国际艺术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