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山间水田边的民宿,现代版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楠舍”的项目出发点,

设计师希望通过改造乡村实现这种美好的愿望。





前身的疗养院,也是一个“中国欧式”建筑。

在楠溪江这个美丽的中国乡村,

设计师认为有更适合这里的建筑形式,

因此,利用当地的材料对建筑外观做了比较大的改变。




建筑前方有一片稻田,

来到这里可以体验插秧,

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闲时水田边,赏山间美景

看夕阳斜照,水面映着斑驳落日,

心情也便安静下来。





与其说楠舍是“设计酒店”,还不如说是“再生酒店”。

设计师把回收来的楼板石、房基石、老房梁柱等,

找当地老工匠,手工一点点打造,耗时两年完成。





房间的设计是田园风格,朴实却温馨。

清晨醒来,推窗看到宛如山水画长卷般的景色,

让人萌生在此退守田园,栖息心灵。




暮色苍茫的远山、清朗微明的天空,

整个氛围都围绕着休闲、自然、宁静。

在这里,或许能寻找远离尘世的欢悦。




乡愁。

每个人心中难以忘却的情怀,

不仅仅是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亲密的关系,

天性所致。




◆  ◆  ◆  ◆  ◆  



     近期文章推荐     

☆如何开启”农民2.0时代“?


☆市场化是我国土地改革的主线索


☆专家共话智慧城市:紧凑低排不搞“摊大饼”


——————————-

来源:烩设计

新土地规划人    整理编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