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富春

江岸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杭州与西湖的如梦如幻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山水园林中的东方城市魅力,富春江畔的富阳、桐庐作为分会场也吸引了更多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千百年来,《富春山居图》的超级IP让富春江流域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地,但相比于西湖,富春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却稍显薄弱。过去几十年,沿岸中小城市在时代裹挟下的发展路径未能将富春山居的IP继续放大,很多来到杭州的人往往“只知有西湖,不知有富春”。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转场中,中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如何在发展中留住山水管住城?如何让富春画境动起来?本文将结合我院在富春江沿岸开展的多个项目实践进行探讨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2023年9月20日,杭州亚运会赛艇项目在富春江畔的水上运动中心开赛(图源:新华社)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文学家吴均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中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书中将富春江的美镌刻在世人心中,吸引历代文人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诗词佳作,让富春江成为闻名千古的“网红”地。


六百七十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富春江畔,创作绝世长卷《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尽收笔下,画中技法高超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被誉为“画中之兰亭”。自此,《富春山居图》成为沿岸富阳、桐庐等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自杭州市往西,从三江口泛舟而上,依次看到的便是两座长在山水大花园中、因《富春山居图》而闻名的富阳区和桐庐县。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阳和桐庐在杭州市的位置(作者基于杭州市标准地图绘制)


富阳区全域1821km²,中心城区350 km²,常住人口85万人,相当于中等城市规模。富春江斜贯穿全境,地貌呈现“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特征。城区两山夹江,山水环抱,格局尺度宜人。富春江岸远山层叠,山体余脉伸入城中、直抵滨江;江上洲岛点点,田园人家星布,烟树迷离、桑麻稠密,是富春画境中描绘的重要图景。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富阳城区段:江面宽约1000米(©图虫创意)


桐庐县全域1829 km²,中心城区427km²,常住人口45万人,属于小城市。桐庐与富阳的山水格局相似,都具有两山夹江的特点。不同的是桐庐境内的平原更稀少,桐庐段富春江比富阳段更窄,江面由平阔到曲折,沿岸景致秀丽,城中山与江的距离也更近,大山水、小城市的特征更突出。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桐庐城区段:江面宽约500-700米(©图虫创意)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名画山水是富春江的超级IP,也是沿岸城市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必答题。郁达夫曾说:“看了富春江,西湖便不足道,只有瑞士的日内瓦湖差可仿佛,”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的深切热爱。然而现实是,《富春山居图》虽然名冠天下,但富春江岸的城市风景却并没有给人以深刻印象,很多人“只知有西湖,不知有富春江”,富春江品牌不够凸显。这与沿岸城市近几十年的发展方式有关。


富阳在成为杭州“第九区”(2014年底撤市设区)以前,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富春江北岸,自秦朝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座千年城市并没有淬炼出有历史感的城市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失去老城风貌的富春老城(项目组拍摄)


在江北沿江区域,不断增多的高层建筑占据滨江一线景观,如“剃平头”一般整齐排列,极大影响了诗画中的意境美感。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阳鹿山新城的沿江高层建筑(作者拍摄)


富春江南岸曾是造纸产业基地,作为富阳产业的重要支柱,为其“全国百强县”的名号贡献了1/4的GDP。但造纸产业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形象,当地政府不得不“壮士断腕”,对江南造纸厂进行全面腾退转型,寻求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矗立在富春江南岸的三根大烟囱,见证了辉煌一时的富阳造纸业(作者拍摄于2018年,2019年底烟囱已拆除)


近年来桐庐县经济和城镇建设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美县”等称号。桐庐县城建设跳出了用地局促的江北旧县区域,在空间更充足的春江东南岸建起了现代化的新县城。自富春江东望,现代气派的滨江景观展现着小县城的雄心,但秩序杂乱的高层建设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桐庐县江滨南岸天际线(©图虫创意)


近年来,两座城市的配套日益完善,但江城空间品质和体验差强人意。集中在富春江边的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单一、活力不足,城内丰富的山体、水系空间利用消极,慢行路径缺少贯通,导致居民亲山近水难,承载山水生活方式的传统空间记忆面临消逝。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阳江滨北岸公园一角(作者拍摄)


2018年以来,在大花园建设、拥江发展、融杭提质等区域发展要求下,富阳、桐庐的城区品质被寄予更高的期待。一方面,怀抱着诗情画意的山水人文城市理想,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核心愿景,持续寻找“名山水”下的“名城”之路;另一方面,面对着山水画境韵味渐失、城市风貌特色不清、人居生活品位不高的现实挑战。两座城市急切需要改观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体验,将诗情画意的山水IP变成生态文明、服务人民的城市IP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山水城市”思想


199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致吴良镛的信中写道:能不能把中国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民区。”这一设想深刻影响了后续的园林式城市建设,更值得大景区里的江南小城进行实践探索。要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超级IP,其核心就是要建设这样的“山水城市”,以山水定调、诗画相融,市民能随时体验诗情画意的美好园林生活。



画境中营城——以大观小、以小见大


在富春江沿岸的实践中,我们借鉴中国古典山水画“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构图方法和特征,提出“画境中营城”的设计思路,将山水画创作与城市特色塑造的目标相结合,从画中提取关键元素和核心意境,再还原到不同层次的空间管控和营造当中,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全域多维度设计策略。


宏观层面以山水定格局


在富阳区总体城市设计中,我们强调要建立天地大美观,稳固全域山水原真形态。明确城市主题以“富春画境、山水诗城”为特色,重点关注画境山水和诗意人文的保护和延续,并深度融入城市空间场所的营造当中,实现风景如画、山水灵秀,诗意栖居、人文品质。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阳区总体鸟瞰图(项目组绘制)


根据富阳的乡土景观特色,从《富春山居图》中提炼构成富春画境的核心景观要素,通过护丘陵、显江州、活溪渠、固田园,加强山水空间保护控制,形成“两山十丘入城境、一江十溪九沙洲、田园相伴野趣城”的山水城格局,引导基于不同山水意境的差异化风貌分区。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阳区山水格局(项目组绘制)


中观层面以山水显神韵


为还原“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的诗意景象,在富春江沿岸的规划设计中,我们特别强化城市竖向形态的管控,通过控制富春江视角不同层次山体的露出率,以实现山水显、城市隐。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沿岸空间管控示意(项目组绘制)


为降低新增高层对山脊形态的影响,在富春湾新城中轴线的空间塑造中,我们提出“富春城脊”的概念,通过纵向、簇群式和起伏有度的高度精细化控制,让城市天际线融入到山形走势的总体形态之中。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南岸城市簇群(项目组绘制)


为加深富春江诗画山水的第一站印象,在桐庐东站的城市设计中,我们从“潇洒桐庐郡”的文化底蕴出发,留住浅丘田园,以自由放松的空间布局形式,营造令人向往的山水文化客厅和潇洒生活场景。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畔第一站桐庐印象(项目组绘制)


微观层面以人文融山水


在社区单元的营造中,我们强化山水与人文的渗透,提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山水人文感知,围绕富春隐逸文化内核,突出山野隐逸、水岸诗画、闲适慢调的生活场景营造,塑造现代诗意的理想人居新模式。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复兴社区水岸生活(项目组绘制)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塑造街区文化场所(项目组绘制)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2019年,富阳区提出全力打造“春江花月夜”城市核心功能区的计划,希望在“百里富春山居图”的品牌基础上,借助“五十里春江花月夜”作为推动富阳城市转型和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引爆点。


规划通过“景区+城区”的营城思路,以文化为导向,建立“内涵-场景-行动”的转化路径,从春、江、花、月、夜五大主题引发出一系列场景内容、空间承载和引爆项目,形成可落实的行动计划。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环春江绿链打卡地图(项目组绘制)


“春”是生机,是富春山水的大生态基底。从大山水观出发,通过中央山体游憩带、春江公园活力带、河流湿地碧道网等行动项目,形成生态公共产品,赋予墨色富春山水的人居新活力。


“江”是流动,是人城产融合的拥江发展新格局。紧扣杭州拥江发展战略,以“三片一链”为载体,重点谋划老城、秦望和中沙岛三大活力区建设项目,升级“富春江绿链”,激活两岸城市功能区。


“花”是美丽,是山水大写意的工笔雕琢。突出对乡土景观的营造,将本土特色植物应用到大道、街巷、水岸、公园等行动项目中,以植物雕琢四季变化、花色迷人、桂子飘香的富春特色场景。


“月”是灵魂,是千年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提炼富春文化标志要素,从空间建设和内涵活化两个层面,打造中沙岛和老城两大文化示范街区,策划全年特色文化节庆,提升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体验。


“夜”是繁华,是对新人群新消费的需求回应。活化春江夜游,塑造精品夜景和夜商圈,引入夜间文化活动,以夜景、夜游、夜购、夜娱等方式,打造既赋江南韵味又有现代活力的夜生活场景。



从空间管控到空间品牌塑造,“五十里春江花月夜”成为富阳继“百里富春山居图”之后又一核心城市品牌,引领新时期的城市行动方向,山水和文化的梦幻联动,让诗情画意流过千年的长河动起来!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 富春江富阳段效果图(项目组绘制)



结语


城市是复杂的,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发展的机遇往往是难得而又转瞬即逝的。要打造人们心中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仅需要有留住山水管住城的快意刀,还需要能平衡各种利益诉求的柔韧剑。如何找到合适路径?本文不是答案,而是希望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试图去接近那样一座理想的“山水城市”,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文化自信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作者

赵纯燕,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院 高级主任规划师

童丽娟,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院 主任工程师



本文共涉及项目有《杭州市富阳区总体城市设计》《富阳老城城市设计》《富阳区江南新城中轴线城市设计》《杭州富春湾新城城市心城市设计》《富阳区“春江花月夜”规划研究及行动计划》《桐庐县柴埠区块城市设计》等,参与项目的人员主要有:于光宇、赵纯燕、庄岩、童丽娟、和宽、李洋子、李坤毅、王文嘉、杨铠、李子韬、高金华、于悦、雷宏响等。



· 欢迎关注 ·


编辑

何瑜

校审

李晨 

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小城市能否撑起大IP?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