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沈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三个视角
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精彩不再错过 编者按:近日,中国城市规划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副部长沈瑾,沈瑾委员接受采访并从文化、水源保护、绿色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就京津冀协同发...
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精彩不再错过 编者按:近日,中国城市规划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副部长沈瑾,沈瑾委员接受采访并从文化、水源保护、绿色能源利用三个方面就京津冀协同发...
文︱新华社记者李斌、罗晓光、孔祥鑫、张漫子 岁末年初,从同属北京旧城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传出两条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界人士振奋的消息:东城区在未来五年拟投入1662亿元,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
作者简介: 许瑞生 男,汉族,1962年4月生,广东汕头人,无党派,1986年7月参加工作,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东省副省长。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寻找华夏古驿道,...
编者按 上一期粤港澳观察选登了首期“深港城市规划系列沙龙”的上半部分内容,本期将选登沙龙的下半部分,即由香港和深圳的规划师门共同组成的五个讨论小组的分组讨论和对话内容。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入的思想碰撞,各小组对于深港两地中心区的功能定位...
——珠三角的目标选择与功能空间 作者:孙文勇(中规院深圳分院) 本篇主要基于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对珠三角功能与空间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基于发展差距与目标导向,对珠三角的未来战略选择做出判断。 目标一:国际服务——辐射全球的现代服务中枢...
为什么叫“纵贯线”,上文已经说到将人文、地理、军事和规划穿透在一起,犹如当年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组建的乐团一样,才能演绎出动听的旋律。 第二部分 主要城市的历史兴衰演变 京津冀的城镇发展与山势走向、水脉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的兴...
导 言 有故事的地方永远有话题。想想图穷匕见、邯郸学步、毛遂自荐、窃符救赵、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闻鸡起舞、破釜沉舟、罗敷有夫、纸上谈兵、开源节流、黄粱美梦这些成语典故的地点在哪里?还有那些千古流传的诗句咏叹的是何处?骆宾王的“此...
不久前,小编与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看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和回应。该文脱胎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详细规划处委托我院城市设计所主持完成的《京津冀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梳理及规划建议》。...
习大大说:“京津冀区域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融合、协同发展”。 2015年中央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中,如何“落实纲要”则成为热点话题。然而我们是否已...
编者按 2015年12月12日,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珠三角2.0”主题展区,我院发起一场“三人谈”活动。参与谈话的三位嘉宾分别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深圳建科院南凌总工程师、中规院副院长杨保军。嘉宾围绕珠三角生态、社会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