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珠三角这一年,有什么值得说?


非常抱歉,半小时前发送的文章,出了一点技术上的小差错,这里原文照登,重新发一次。打搅之处,还请见谅。晚安,朋友。


文|孙不熟

感谢南方日报为本文提供的部分新闻素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南方日报昨天推出的《2015年度珠三角竞争力报告》


有的在衰落,有的在兴起;有的在逃离,有的在涌入;有的在沉默,有的在欢笑;有的在彷徨,有的愈发坚定……


旧秩序正在瓦解,新势力正在崛起——这是2015年的中国经济,看上去乱云飞渡,实则已有云开见日之象。


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国际形式的新变量:以美国为主导的TPP贸易体系正式成型,全球贸易格局迎来新秩序与新挑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一带一路”新型贸易体系,以开放姿态组建亚投行,为国际合作机制带来新的正面力量。


这一年,中国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超高速回落到中等速度的常态,粗放式高增长一去不复返;经济结构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制造业持续不振,服务业则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开局;宏观调控从过去的“积极干预”走向“温和不刺激”,行政体制改革正经历简政放权、减税除费的阵痛。


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迎来深刻调整:经济改革的重心将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不再是管理层紧盯的政策目标,减税放权、创新驱动、化解过剩产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成为施政方向,全社会正焕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生机。


这一年,中国经济的区域力量迎来新格局: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再次发挥桥头堡作用,被赋予中国经济的国际化重任。这一点,无论是看自贸区的选址,还是看一带一路的宏大构想,都能找到充分的印证。如果说,20年前,东部地区被富裕的任务是“先富起来”,今天的任务则是“先走出去”。


作为中国经济版图的第一个引擎区,珠三角将是这个新格局的重要一极,因为它有着光荣的传统与全新的使命。


30多年前,珠三角率先改革开放,成为国际资本与产业进驻中国的第一站,完成为市场经济探路的光荣使命。30多年后的今天,珠三角仍然精神抖擞,整装再出发,在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被赋予“依托港澳、服务内地、走向世界”的历史重任——这不仅是珠三角继续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国家对经济引擎地区的期待。


中国怎么样,珠三角就怎么样;中国的挑战就是珠三角的挑战;中国机遇就是珠三角的机遇;中国的明天就是珠三角的明天。


过去一年,作为中国经济排头兵的珠三角,同样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虎门大桥


1、珠三角迎来“珠江口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可期


这一年,粤东西北成为广东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热点地带,珠三角地区亦迎来新的政策利好——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这将对珠三角的地缘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可以看到,南沙、前海、横琴三个片区恰好散落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几何中心——珠江口沿岸,珠三角的经济重心将向珠江口地带进一步聚拢,广东与港澳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升级,一个振奋人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


兵马未动、路桥先行。珠江口两岸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正密集推进,连连接穗莞深的广深沿江高速已于两年前通车,连接粤港的广深港高铁预计后年全线通车,连接粤港澳的港珠澳大桥也将于后年通车,连接珠江口两岸的深茂铁路与深中通道均计划明天开工,连接穗莞的虎门二桥计划2018年通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城市单打独斗的竞争力有限,取而代之的是以城市群为整体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只有凭借城市群整体的人口规模与产业门类才能具备更大的竞争力。珠三角是我国人口聚集度最高、产业门类最齐全、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群之一,只要能够握成一个拳头,完全有底气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珠三角要握成一个拳头,流光溢彩的珠江口就是拳心,就是产业与资本布局的风口。谁能提前把握住这个风口,谁就能抢占珠三角的未来。


2、外贸持续疲软,内贸风华正茂


这一年,广东的外贸形式仍然不容乐观。今年前十个月,广东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为5.03万亿元,但下滑态势仍在持续,同比去年下降5.2%,其中深圳下降11.5%。下降幅度高于江苏上海浙江与福建等其他外贸大省。


与此同时,内贸数据继续保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远超同期GDP增速。其中,珠三角城市在总量数据上位居前列,广深佛莞四个城市之和占据全省总额的57%。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复苏乏力,以及国际资本向东南亚转移的因素,中国外贸疲软实属正常。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自然能够感受更多的寒冬意味。不过,中国经济并没有因为外贸下行,出现明显的经济下行,相反还能保持中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需的崛起,填补了国际市场的空缺。


外贸结构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与货物贸易持续下滑的同时,服务贸易却呈现两位数的高增长态势,2015年上半年的增长率达到13.3%,其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比重也逐年提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10.3%、10.8%和11.5%。服务贸易崛起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


在外贸与内贸的兴衰对比中,中国经济的动力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内需以及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愈发明显。作为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把握好这个机遇。




3、制造业持续不振,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


这一年,珠三角制造业仍然面临外贸疲软、工厂外迁、产能过剩等困境,佛山与东莞等制造业城市经济增速普遍低于粤东西北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倒闭或者外迁现象时有发生,包括诺基亚、三星、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代加工厂也在此之列。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第二产业增速为7.0%,低于同期GDP增速7.9%,而第三产业增长9.2%,其总量占据GDP比重为51.2%,超出第二产业(44.4%)。而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更是达66%与59%。


放眼全国,中国经济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边是钢铁、煤炭、石化、水泥、冶炼等传统产业的持续亏损,以及汽车产业的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是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例如影视产业、网络游戏、金融业、电子商务这几年均保持超高速增长,BAT等资本大鳄亦密集布局文化传媒、体育、生活服务等产业。


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产业往往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金融业、商业、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均名列前茅,尤其文化产业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一。例如,珠三角的数字出版、印刷出版、动漫、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行业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比较优势不再是低成本,而是创新


这一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继续困扰着珠三角,低成本不再是珠三角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科技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珠三角企业的新抓手。


越来越多的珠三角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甚至到硅谷展开抢人大战,高薪聘请世界一流的技术与设计人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华为、大疆、比亚迪等企业近年来之所以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靠的不再是单纯的价格优势,而是其过硬的技术水平。


而在以代工业闻名的东莞,不少代工电子厂已经转型为硬件方案提供商,包揽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全流程。这是一个典型的“制造业服务化”案例,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制造业也可以像服务业那样做到个性化生产与高品质服务。


总体来说,在国际资本转战东南亚的大势下,珠三角之所以能够依靠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服务化”保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其雄厚的产业链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已经在电子制造等多个行业培育出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之一,这个综合优势需要时间与智慧的积累,单纯靠东南亚的低成本优势是很难取代的。



5、广深佛莞珠,冷暖自知、各自进取


这一年,地缘经济风云变幻,广州却表现出惊人的定力,它没有暗自沉沦,也没有急功近利,而是苦练内功。关于广州的城市定位,有这样两个关键词需要掌握,分别是“三个枢纽”、“三中心一体系”。


前者是“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后者是“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这些表述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志在争夺世界级的客流与物流中心——这也是广州作为传统中心的最大优势。


在各种新经济概念盛行的年代,广州没有陷入“人云亦云”的迷惘,而是体现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或许可以说,无论中国经济未来的风口怎么变幻,只要这个传统优势能够一直保持住,广州就不差人气,不差物流,不差产业、资本与活力——这些东西才是经济发展最底层的要素。世界在变,广州不慌。


这一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深圳继续引领新经济的风骚。金融领域,深圳承担着为全国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型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重任,金融活力持续向好。科技创新领域,深圳涌现出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产业与资本走出国门打好了头阵。


在“走出去”的同时,深圳仍在吸收国外尖端技术。例如,硅谷长于基础研发,深圳长于产业转化,不少跨国公司已经在深圳与硅谷两地办公,深圳正在成为硅谷基础科研成果走向中国市场的加速器,并立志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转化中心。


这一年,深圳还加大对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投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立项,CBA篮球劲旅马可波罗队以及北京八一女排纷纷迁驻深圳,凸显深圳在加强人才储备与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进取之心。


这一年,珠江口东岸的外向型经济体,仍在遭受外贸疲软、工厂外迁的经济寒冬,但制造业升级却带来惊喜。例如,以代工业闻名的东莞、惠州,在诺基亚、三星、苹果等代工厂外迁之后,冒出不少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品牌。不少代工电子厂也开始转型为硬件方案提供商,包揽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全流程,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成为一个新方向。


这一年,珠江口西岸的民营经济大本营,仍在遭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的困局,但企业转型已初见成效。例如,佛山、中山的不少工厂,已经迁移到清远等低成本地区,但研发与营销总部仍然留在本地,机器换人、“互联网+”转型正稳步推进,不少传统家居企业可以做到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够提供从设计、研发再到生产的全程服务。


这一年,经济特区珠海再次被赋予重任,与广深一起推进粤港澳的高水平合作。过去30多年,珠海没有走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等传统工业化的路子,这为珠海保留了相对充裕的土地资源和相对完好的生态环境,可谓后劲十足。毫无疑问,珠海正迎来三大战略机遇,即自贸区时代、一带一路时代和港珠澳大桥时代。如果能够把握住,珠海将有力地撑起珠三角口西岸,改善目前珠江口东西岸的不平衡格局。




6、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珠三角的产业门类并非没有短板,首先一个就是高端制造业的相对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你与地理条件,广东一开始就不是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省份,军工、航天、大飞机、火箭、汽车、钢铁、石化等高端制造的基础薄弱,导致广东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吸引力与人才吸引力一直不足。近几年来,汽车、石化虽有局部突破,但整体而言仍与长三角、京津冀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补齐高端制造的短板,珠三角应该有所行动。


与长三角、京津冀相比,珠三角制造业的优势在消费品领域,电子、家居、日化、等消费品大发展大繁荣。不少观察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互联网产业愈来愈饱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将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作为全球电子消费品的“世界工厂”,珠三角有着领先全国的硬件研发与生产实力,这将助力珠三角抢占下一轮的产业革命。


生物科技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珠三角在产业化与应用层面具备一定优势,华大基因等明星企业的出现就是例证,但其短板仍然是基础研发实力的不足。珠三角能否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成为重要一级,就看科教实力与人才储备未来能否有一个质的提升。


总结:


过去30多年,珠三角赢得了历史,未来能否继续赢得未来,要看珠三角如何进取,更要看国家的命运几何。


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提升,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在可期的未来,中国极有可能从单一的世界生产中心,转变成综合的世界消费中心、世界创新中心、世界人才中心。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区域,珠三角的功能与定位当率先调整,发挥“先行先试”的光荣传统,为国家承担更多的探路之责。


并将迎来这样三个战略机遇:从不平衡的外向型经济体,转型为外贸与内贸兼备的复合型经济体;从低层次的“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创新中心与世界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从单一的人才聚集中心走向综合型的人才聚集与人才培养中心。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然,转型升级,已初见曙光。




你的赞赏,是我写作的动力



“城市战争”精选(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深圳比广州强在哪里?(回复1)

2、广州比深圳强在哪里?(回复2)

10、深港争雄,北京说了算?(10)

12、沪港争雄,拉出国溜溜看?(12)

14、京沪穗深港、成渝津宁汉,互相怎么看?(14

15、34个城市的市府搬迁规律(15)

18、广州的战略性失误是什么(18)

21、深圳直辖,有必要吗?(21

24、珠三角是怎么反超长三角的?(24)

27、谁是真正统治北京的人?(27

33、大数据告诉你谁是统治上海的人?(33)

34、北上广深哪个大?晚上开灯比一比(34)

35、山东GDP那么高为什么还被说穷?(35)

38、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38)
43、新加坡比香港强在哪里?(43)

46、深中通道,广深较劲?(46)

48、广州对标洛杉矶,一个浪漫的比喻?(48

49、特区为什么只有深圳成功?(49)

50、香港垃圾为什么总往深圳堆(50)

51、长三、珠三哪家强?一样一样比比看(51)

52、一个北京人与外地人的对话(52)

53、比比长三、珠三房价谁更贵?(53)

54、谁是西部第一城?成都与重庆之争(54)

56、一个杭州怎么就打败整个广东了?(56)

57、广州赢在什么地方?重庆又输在哪里?(57)

58、争夺中部老大,郑州有什么优势?(58)

59、谁占据中国金融之巅?京沪深实力大比拼(59)

60、粤语为什么给人一种很好听的感觉?(60)

61、美国人为什么逃离“纽洛芝”?(61)

62、世界在变,广州不慌(62)

63、高铁站选址差评榜,你家城市排第几?(63)

64、规划师姚广孝的困惑?(64)

65、在地理条件上,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底?(65)

66、广西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发展不起来?(66)

67、佛山,珠三角最特别的那只独角兽(67)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阅读南方日报昨天推出的《2015年度珠三角竞争力报告》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