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研究进展:专题系列报道九】珠三角智慧城市群的规划建设

珠三角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需要不断加强城市群内部的联系,形成更加聚合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而这一目标,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势必与信息化密不可分。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加智能、快速、便捷的实现城市群的整合、协同。智慧城市群,并不是简单的多个智慧城市的集合,而是在区域层面将城市群的协调联系,以智慧的手段加以实现。

本专题由华南理工大学编制,专题初步成果的主要结论与观点摘录如下: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内涵解析

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1]]

可以将城市群理解为在特定的区域内聚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以城市之间不断加强的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统一的城市“聚合体”。

2、特征定义

智慧城市群的两个概念:一是智慧,智慧的核心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智慧城市群是全面建立于ICT技术的。二是城市群,城市群内部的每个城市,首先应该是智慧的,作为基础实现城市群更为高效的区域分工合作。

可将智慧城市群总结为:充分利用ICT技术的,能够跨时空高效调配供需关系的城市区域。关键在于:一、充分利用各类感知技术,二、快速收集甄别感知信息,三、高效便捷调配区域服务。

3、技术框架

二、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公共管理网络现状

(1)政府网站

可将珠三角的9个地级市分成3类。

广州、佛山、中山、深圳属于第一类,政务网站整体服务水平在珠三角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政府网站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探索全新的服务模式。

第二类城市江门、珠海、东莞、惠州,各具特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整合,加强政务信息的公开与分类,提高政府网站整体服务质量。

第三类政府网站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在办事指南、信息公开这些集中反映政府服务能力的项目之上,需要加强信息类资源的整合,提高网络业务协同处理能力,提升网站服务的有效性。

图1:珠三角城市电子政务水平分类

资料来源:自绘,数据来源于李丽、姚芳敏、牛奔《2011年广东省政府网站评价研究》。

(2)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成正比。各地出现动用行政力量推进政务微博建设,通过设置统一的政务微博出口整合各部门微博资源。功能微博活跃度较高。

但存在政务微博的建立机制仍然处于无序状态;目前珠三角各市政务微博的运行缺乏规范化的机制;政务微博的应对能力尚有不足等问题。

(3)结论

部分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珠江口两岸城市的网络技术经过整合可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水平。珠三角区域内各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协作。

2、产业经济现状

(1)智慧产业

珠三角智慧产业由2001年以广州中心城区、深圳南部为主要聚集区,扩展到2011年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多个城市,而珠三角外围除了惠州惠城区和肇庆端州区以外,大部分智慧产业发展较弱。

(2)科研合作

京津冀的学术科研结构发展较为稳定,总体呈现出北京主核心地位提升的演化趋势。长三角的学术科研合作网络明显成熟化、频密化,相对于珠三角,其多中心程度和区域学术合作水平明显较优。珠三角合作联系较京津冀稍优,但多中心性和联系紧密程度远不及长三角。

(3)结论

智慧产业集中在珠江口两岸城市,内部协作与周边腹地应同步加强提升区域内各个城市的智慧产业水平,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科研合作联系。

3、社会生活

(1)城市意向

广州、深圳的都市景观因子较强,珠海的山水景观因子较强,佛山在非物质文化因子和乡村景观因子都展现了较强的意象特征,中山在非物质文化因子上展现了较强的特色,肇庆的乡村景观因子较强,惠州、江门、清远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突出特征,其可意象性比较弱。

(2)生活服务

大众点评的设施及优差评的数量,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两岸城市,尤其广深佛莞四城。广州仍是生活服务的核心城市,而在广佛同城发展的战略下也使得广佛的斑块基本连成一体,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就弱很多。深、莞的设施评价大量集中在中评,可认为设施水平的空间异化并不大。

(3)结论

网络空间的信息传递成为了展现城市形象的一种途径。同城效应对公共设施的网络评论积极性有显著激发作用,服务设施的均等化仍有待提升。

4、基础设施智能化

(1)交通设施

举例来讲,2014年9月10日至12日,广州北环高速因桥墩紧急抢修而封路,影响了广园路接北环车流与机场高速等周边线路。交管部门虽然发布了交通绕行方案,但公众最常使用的商业移动电子地图并未纳入该信息,难以实现多渠道预警信息推送、实时提供最优出行路线选择的目的。

(2)其他基础设施

总体上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平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长三角和环渤海的增长态势稳定,而虽然珠三角的总体水平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但其波动幅度却较大。

珠三角各地级市的变异系数一直较大,各地级市之间的基础设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很不平衡。相比之下,长三角与渤海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比珠三角地区显得要更加平衡些。

(3)结论

道路运行能力与实际运行情况间的缺口,应以信息共享与发布交通优化方案等手段进行补全。交通主管部门的政策信息应与公众应用平台建立即时联系,同时针对突发情况,建立独立的政府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区域基础设施需求的转移,设施资源的平衡与整合。

三、建设试点与案例

1、试点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确定两批共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地级市、县级市、区级为现阶段城镇群智慧建设的主力。

图2:智慧城市两批试点情况[[2]]

2、各城镇群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基础建设情况各异,城镇群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独具地域特色。作为长期担任国家行政职能的京津冀地区,其智慧城镇群主要侧重政务建设;长三角地区主要侧重产业方面的智慧城市配套建设;珠三角地区的智慧城镇群建设主要侧重生活方面,努力探索智慧社区发展新模式。

3、建设重点

建设重点主要为以下六点: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公共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加强规划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注重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4、珠三角主要城市案例借鉴

广州——黄埔街、长洲街及文冲街万科花园社区为试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深圳——通过手机号码一次性绑定所有号码实现“一账通”,提供快捷高效的无线便民服务。珠海——建设“绿波带”免市民等红灯之苦,缓解交通拥堵、节省车主时间。佛山——乐从镇智能市场安监巡检和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市场安全监管工作的移动化、监管流程的规范化、监管企业与监管部门信息的一体化。

5、系统建设案例借鉴

基础设施——乐从智慧水务:内河涌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与区三防数据的互通。政务管理——佛山张槎城市管理APP:可将城市问题拍摄照片上传到智慧城市管家智慧中心,相关城市管理部门就能得到信息并快速进行处理。社会生活——航班跟踪客户端“飞常准”:处理来自空管局、机场、航空公司获取的气象、航班信息、空域流量等数据,准确快速地帮助飞行旅客跟踪航班并提供延误智能预报。产业经济——网购服务社区店“顺丰嘿客”:整合渠道资源,为顾客提供更灵活、便捷、智能化的线下社区服务体验。消费者可以在店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购买,还具有生活类服务。[[3]]顶层设计——三星SDS Smart City 项目“佛山东平新城智慧城市规划”:佛山新城将建立智慧生态、智慧交通、智慧警务、智慧社区、智慧行政、智慧城市管理等多项服务,市民在家即可享受到远程政务、教育、娱乐等生活服务。[[4]]

四、智慧城市群发展策略

1、顶层设计

根据智慧城市群快速匹配跨区域供需的目标和现状,从四个部分组织总体架构。首先需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设施,作为智慧城市群的基础。拥有了基础网络设施后,建立智慧的城市网络关键一步是全面统一的感知网络,以统一接口的感知信息对珠三角全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全面的掌握。针对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产业发展和生活出行四个运维平台,并在各平台开发相应操作应用。

图3:智慧城市群顶层设计

2、云工程架构

快速匹配供需的关键在于云端的快速计算和协调,不仅是现状资源信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把握供需情况,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监控谈判,实现快速平衡。从信息的来源和应用执行机构构成来看,可以将参与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而另一主体为专营公司。通过两大跨越城市行政区的执行主体在同一的云处理平台以差异化的数据权限上发布信息,整合信息,方能实现突破行政界线的城市管理。

图4:云工程架构



1智慧城市是什么.中国智慧城市[引用日期2014-04-24].

[2]数据来源于《2014上海总部经济和智慧城市高峰论坛》。

[3]徐鹏. 顺丰“嘿客”再闯便利店O2O 风险机遇并存.中关村在线.

[4]王亚亮. 佛山新城智慧城市规划通过专家论证“水泥”和“鼠标”一起搞.佛山日报,2012年01月13日.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