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位于长三角南翼中心的杭州,是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核心枢纽节点之一,其发展过程同长三角整体格局的演化息息相关。长三角城市网络区位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杭州的自身发展态势;反之,杭州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重塑、完善着长三角的整体网络格局。考察长三角网络发展特征,对于准确认识杭州在区域网络格局中的真实地位,认清杭州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目标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制定杭州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首位核心+多个区域副中心的多城市组群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领先的地区,是正在成长的世界级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 Region),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优势区域。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完善的地方生产网络、对接全球网络的门户地位和广阔腹地,是国家重点扶植的战略性区域。
长三角经济格局
基于2012年数据的长三角城市经济等级分析可见,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南北两翼城市经济等级均衡化的态势初显;邻近上海的城市地区等级高于外围地区。
总体而言,在次级中心城市的经济等级上,杭州高于南京、宁波、无锡;苏南高于浙北;苏北高于浙南。
比较2000年、2010年、2012年长三角城市间经济等级的变化,可以发现:
上海的核心地位没有动摇,但是不同城市等级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长三角的城市等级体系趋于扁平化。杭州赶超了原先基础较好的南京,但近年领先的优势逐步减小。长三角区域内众多中低等级城市位次的频繁变化,反映了长三角正在发生着剧烈重组的区域关系,其中浙北、苏南等地区的城市组群之间竞争尤为激烈 。
长三角企业联系
从企业总量上来看,长三角企业密集地区从2001年沿沪宁轴线“一”字形格局,日益发展成为沿沪宁、沪杭、杭甬的“Z”字形格局。其中,杭州的企业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其企业增加数量仅次于上海,增长速度位列长三角第6。在杭州的带动下,杭绍甬地区已成为继苏锡常后的长三角第二大企业集聚区。
企业间联系强度上看,伴随着长三角城市网络从等级化向“等级+网络”的转变趋势,上海、南京、杭州作为区域内三大中心节点的地位正在不断凸显,沪宁杭三角格局更加稳定,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三角网络化巨型城市区域日益显现。
长三角交通联系
从区域交通流来看,2009年长三角网络核心区域集中在沪宁线,浙江的整体网络化水平远低于苏南地区,杭州作为长三角南部区域的交通节点,主要联系来自上海方向;到了2010年,随着杭甬、甬台温高铁等相继开通,长三角南翼地区开始快速网络化,杭州成为联系长三角南北翼的中枢节点,其网络地位快速提升;到了2012年,由于沪宁线再次强化并确立起网络优势地位,杭州的地位相对下降;2013年,伴随着宁杭高铁开通,沪宁杭“三角”核心网络基本成型,杭州的枢纽地位获得再次提升,与南京、湖州等方向的交通联系显著强化,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长三角多中心网络格局。
长三角高铁网络的完善与班次加密,反映出城际交通联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其中,杭州的高铁联系范围不断扩展,如今已形成多元、密集的联系辐射方向与影响腹地,交通等级地位不断提升,与上海、南京共同形成了长三角交通网络的三大核心枢纽。
(资料来源: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杭州市网络都市空间需求与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