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中国古窗棂:不仅是画,也是诗



窗棂即窗格(窗里面的横的或竖的格),是汉族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汉族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成为建筑的审美中心。有板棂窗、格扇、隔断、支摘窗、遮羞窗等。



窗棂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地名也好,村落也好,胡同街道也好,房屋建筑也好,往往浓缩了历史文化的精华。



窗棂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仙桃葫芦,福寿延年,石榴蝙蝠,扇状瓶形等等,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多的让人在窗子中漫游移步观景,犹如在画廊中赏画。我们就会发现窗子不仅是画,也是诗。



窗子绝不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子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室人在面朝窗子时,首先感受到的应当是一幅优美的诗文图画,让人难已忘怀。



《窗棂》

——王楠

在一个三月的早晨

你的风筝经过我窗棂

明媚的阳光不解风铃的寂寞

错乱的长绳哪一根才连着你的手心

在一个四月的黄昏

我的脚步行在你的门前

紧掩的窗帘阻断阴霾的江南

我彷徨的心怎么才能敲醒你在雨中的梦

我挂在窗前的风铃在五月的夜晚沉默无声

你紧闭的窗棂在百花绽放中依旧从容



越过浅浅的窗棂,悠远绵长的雨滴无声无息,漫向了节之尾,这时的休止符透明无边,不带一丝雪色的斑纹。




来源:建筑师杂志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