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4年4月30日,由清华大学吕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立项编号:22ZDA085)中期研讨会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成功举行。


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熊澄宇,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向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莹应邀作为评议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子课题负责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安来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托(线上),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吕宇翔,以及各子课题团队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会议由吕舟教授主持。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课题汇报





吕舟教授介绍了课题的总体情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黄洋副教授,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吕宇翔,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乔钰,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魏青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李传欢等9位课题组成员分别对各子课题目前的研究进展,已取得的部分成果,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研究计划等内容进行汇报。


第一子课题“社会力量参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介绍了整体研究情况以及概念界定、国际案例学习、实证数据研究和分析的进展。课题基于界定“社会力量”“扩大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明确“参与主体”“参与层次”“参与事项”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内,介绍国际案例中具备启发潜力的机制和实践,分析具体保护步骤和具体案例中的社会力量参与现状,归纳各自特点与不足,并初步形成策略意见。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第二子课题“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社会参与需求与多重可能性,并将知识场活性理论引入到博物馆学的研究中,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科研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第三子课题“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研究”重点介绍了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核心概念,深入分析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理论方法,并就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方法,提出了可行的社会动员策略建议。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第四子课题“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活化利用”,全面梳理和分析了文化遗产在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的传播现状,并针对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多元主体参与,以及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专家意见与建议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观点并对课题的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王旭东院长肯定了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进展,建议把“社会力量”的定义更加界定清楚;提出包括政府、企业、私人主导的各种形式的保护基金会将是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在充分强调政府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讨论社会力量参与,并补充社会力量在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熊澄宇教授表达了对研究价值的期待和阶段成果的肯定,指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需要为决策咨询服务,建议进一步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不足,采用提出问题-分析案例-提出方案、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行业协会、基金会、私人等社会力量能够有效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并对涉及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讨论。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莹秘书长认为课题不仅有高度更有深度,指出目前对于成立社会组织的限制较多,建议能够就此提供决策意见,并提出需要在金融、税收、产权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对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遗产领域工作提供更多指引,建议通过“以用促保”的方式实现“扩大保护”,整体思考向社会力量开放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权的程度。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宋向光教授赞赏课题研究收集了大量材料和案例,完成了很多基础性工作,能够加深认知,很有启发性,提出需要更加明确博物馆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宋教授认为社会力量作为一类主体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要被赋予什么身份和权利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兰静主任认可课题研究结构完整,逻辑自洽,学理自洽。建议将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商会、学会、协会、高校等都纳入社会力量的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边界。提出应当将政策、法规、理论、资金、传承人等各方面都纳入“系统性保护”的研究范畴。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各子课题分别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意见进行了回应。安来顺教授表示专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使今后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课题组将会根据专家意见,对各子课题进行调整和推进。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吕宇翔教授表示专家的意见给课题的下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抓手。由于文化遗产的类型较多、差异较大,给“社会力量”的界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合理的划分方式。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李传欢博士感谢与会专家对课题组前期取得的研究成果所给予的充分肯定,特别感谢专家们为课题组下一步深化研究提出的宝贵意见。下一步将在后续研究中积极吸纳专家建议,进一步准确界定核心概念,丰富和深化理论内容,进一步优化完善社会动员策略,力争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更加全面、务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最后,吕舟教授做总结发言。吕舟教授首先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各位专家的建议,课题组将积极采纳和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完善课题成果。吕舟教授建议各个子课题根据专家意见认真梳理各自的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建议各子课题与各位专家保持联系,多倾听专家意见,使研究项目更加契合国家的需求,力争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相关链接: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开题会成功举行

快讯|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本期作者:李晶晶,编辑:胡玥,排版:赵诗咏,审核:吕舟,李建芸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会议简讯 | 吕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成功举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