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摄图网,该素材为AIGC或AI数字内容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对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巨大需求。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对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出了顶层设计。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细则文件进行细化和落实。例如,广东省先后印发《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深圳市先后印发《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高质量规划建设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等文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


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的核心城区之一,坚决贯彻落实深圳市建设“超充之城”的重大战略部署,稳步有序开展全区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基于上述背景,我院受委托开展了《南山区新能源汽车慢速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第一批)可行性研究》《南头古城停车场等十一个停车场超充(换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 》《南山区南海足球公园、中山公园棒球中心超充示范站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系列项目。据此,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我们总结提出了“摸现状-定目标-做论证-保实施”的总体思路,重点聚焦规划选址、建设方案、经济效益、风险管控、综合评估等5大板块的论证内容。期望能够总结出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01 

 总体思路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为科学合理、高效推进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项目以“问题-需求-目标-实施”为导向,识别南山区超充、快充、慢充等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现状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摸清公共机构、公园绿地、经营性场所和住宅小区等4类不同场所的建设需求,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充电需求进行调研和精准识别,最终解决“建多少?”“在哪里建?”“能不能建?”三类问题,从而合理分配年度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任务,通过规划选址、建设方案、经济效益、风险管控、综合评估等5大板块的可行性论证,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规划建设方案,切实保障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技术路线图



 02 

 主要内容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摄图网,该素材为AIGC或AI数字内容


项目聚焦规划选址、建设方案、经济效益、风险管控、综合评估等5大板块的主要内容,开展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一)综合考虑土地权属、建设意愿、场所类型、停车场类型等方面,保障场站规划选址的可行性。


土地权属方面,对需要独立占地的超充场站,优先考虑符合规划的国有储备地。对于合配建的慢充场站或超充场站,优先考虑权属主体较为单一的场所。


建设意愿方面,根据摸查和调研各场所业主方/运营主体方的意愿,按照高、中、低、考虑中、无意愿进行顺序排列,优先选择建设意愿高的场所。


场所类型方面,按照停车场的类型,考虑到实施难易程度,公共机构与公园绿地产权属于政府或职能部门,较容易实施;而经营性场所和住宅小区属于私人产权,较难谈判,经营性场所的管理主体单一相比住宅小区谈判难度稍低。因此四类场所优先实施顺序按照公共机构、公园绿地、经营性场所以及住宅小区排序。


停车场类型方面,考虑对设备的保护,避免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地下停车场可以减少设备的损耗和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地下停车场优先于地面停车场。


(二)研究论证充电系统、供电系统、监管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等要求,保障场站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落实《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导则》(T/UPSC 0008-2021)《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DB4403/T 433-2024)等规范要求,从充电系统、供电系统、监管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等5个方面论证场站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其中,充电系统方面主要包括充电桩、充电接口和连接电缆、充电桩地台/防积水构件等配建要求,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对变压器室、配电室和配电箱、供电电源线的考虑,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充电监控系统(监控主站;终端;通讯网络)、供电监控系统、安防系统、智慧充电网络云平台等配建要求,安全防护设施主要包括防火设施、防雷设施、疏散通道、导引标志和安全警告标识等配建要求,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为充电站使用和管理人群提供配套的相关设施,主要包括卫生间、管理办公室、仓库、员工休息室、爱心驿站、营业场所等配套要求。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场站建设方案涉及内容一览表


(三)开展建设投资、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盈利能力、融资方案、债务清场能力、财务可行性、项目合作方案等分析论证,保障场站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开展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研究,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执行《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通知》(建标〔2007〕164号)及《建设部关于颁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建质〔2004〕16号),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深度,采用深圳市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按照行业内充电场站的一般运营年限作为项目经营期,对估算的总投资,制定自有资金和专项债券计划,参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基础收益率以及无风险利率综合考虑项目折现率,综合测算项目财务净现值,并分别测算充电桩服务费、电费两类营业收入的现金流入情况,以及项目开发建设费用(含自有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运营费用、电费(含损耗)、场地费用、人工成本、借款利息、增值税及附加等现金流出情况。最后测算融资前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以及动态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四)识别出场地风险、竞争风险、市场需求风险、技术迭代风险、资金风险、运营和维护风险等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保障场站风险可控。


为保证项目合理降低和预防风险,研究识别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对不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大小排序,针对存在的风险,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方案,有效降低项目风险程度,严格控制项目总体风险。


其中,对充电场站而言,场地风险往往是潜在的较大风险,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包括4种:一是可能出现服务费合作分成比例超出经济上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无法取得场地的风险;二是场地方没有合作建设充电设施的意愿,导致无法取得场地的风险;三是存在合作合同约定年限较短,到期后场地方不愿意续期,导致无法继续运营的风险;四是取得的场地可能出现选址不当,导致充电桩利用率低、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项目针对以上4种场地风险,逐一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方案,将场地风险降到最低。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表


(五)综合评估论证政策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等其他内容,保障场站建设总体可行。


除前面四个板块以外,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论证可行性,并对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切实保障场站建设总体可行。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其他的可行性评价要点一览表



 03 

 创新特色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一)上下联动,部门-街道-社区联动,明确各类场所设施建设缺口


成立工作小组、开展项目座谈、开展场所调研。由项目委托方和项目组联合成立3个工作小组,对南山区按街道划片区开展街道座谈、场地摸排以及场站合作商谈,同步做好工作计划、开展摸排统计、现场调研总结等。在座谈的基础上,分批有序地开展现状场所调研工作,主要调研场所业委会、物业公司、业主等建设意愿,以及场所充电设施的数量缺口、场地建设条件、电力负荷等情况。


根据摸排结果,确定各街道四类场所的设施建设缺口,明确四类场所建设计划安排,最终形成一图一表。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南山区各街道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缺口一图一表示意


(二)精准画像,坚持用户思维导向,摸清充电场景与充电对象需求


从场所类型、场地建设条件、周边人口密度和车辆流量、周边充电设施布局情况等方面,合理配置充电设施。居住区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办公区和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区域因地制宜布局建设超充、快充、慢充相结合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四类典型充电场景充电需求和实施策略


(三)集约节约,优先利用现状设备设施,鼓励与场所主体共建共享


除充电系统以外的供电系统、监管系统、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建议与场所主体共建共享,秉持“集约、节约、低碳”建设理念,避免“大拆大建”。充电系统设施需要新建,部分地区需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如存在电力余量和扩容不足)配备相应的供电系统设备,监管系统中的智慧管理系统依托深汇通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建设。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 五大板块建设内容鼓励与场所主体共建共享内容一览表


(四)站网互动,完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助推数字化能源体系建设


结合南山区全区充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储能等能源系统布局,利用有序充电、V2G、虚拟电厂、分布式光伏雨棚、储能站,推动光储充放一体,从充电场站管理平台向区级“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虚拟电厂推进,融入南山全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南山区加快推动数字化能源体系建设。



 04 

 实施成效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一)高效保障各类充电设施落地实施


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工作。截至目前,南山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慢充项目和超充项目都已经进入施工安装阶段,中山公园棒球中心超充示范站项目已在建设过程中即将投入运营。


(二)合理优化南山区充电设施布局


随着上述充电设施落地实施,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得到合理优化,超充设施覆盖率和慢充设施覆盖率都得到明显提高,市民就近使用充电设施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


(三)有力支撑深圳“超充之城”建设


按照深圳市分解的任务要求,基于已有项目的建设实施,2024年南山区充电设施建设阶段任务预期圆满完成,切实推进深圳“超充之城”建设。



 05 

 结语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摄图网,该素材为AIGC或AI数字内容


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汽车增量市场的主力军,未来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需求必将愈发旺盛。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持续推进的“超充之城”建设在率先探索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已然走在全国前列。以上系列项目是我院在新能源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等新领域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下一步我们将从规划选址向后端的运营服务继续拓展业务链条,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竣工验收技术服务、充电设施运营管理绩效评估优化等环节,不断推动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适应和加快新形势下传统规划业务的转型和拓展。


致谢:感谢深圳市深汇通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对本文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作者

刘涛,政府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 

庄穆煌,政府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主任规划师

林鉴明,政府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师 



图片 丨 本文所有实景图片来源摄图网,已购买版权;为文化交流所用,非项目实际交付成果图片

供稿部门 丨 政府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编辑 丨 何瑜

校审 丨 李晨


///


· 欢迎关注 ·


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落地实施的关键技术探析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