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展蜂姿、筑丰范——区级统筹视角下的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实践

责任规划师

2025年3月14日,北京市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交流大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服务首都规划高质量实施”,旨在全面总结回顾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践历程,谋划下一阶段责任规划师工作提质升级。

张 晨

丰台区总责任规划师团队代表

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

丰台区总责任规划师统筹工作团队


自2020年丰台区启动责任规划师制度以来,为了让规划从“有用”变“好用”,一支由1名区级总责师、1个统筹团队、23个单元责师组成的专业队伍,以305.5平方公里为舞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我们从“纸上规划”走向“脚下土地”,在规划统筹与社区协动的双重角色中,破解城市治理末端的精细化难题,为丰台区倍增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01

制度创新:“1+4+23+N”体系,

打造规划治理新模式


1、四级联动架构协同发力

丰台区以《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为核心,经过五年的工作积累,形成“1+4+23+N”的责师工作组织体系,为规划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初建”

在2019年自发工作的基础上,正式聘任单元责任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志愿者,构建起“1+24+N”的责任规划师体系。

2021年“深化”

聘请责师工作统筹团队“巢管家”,组建“工作统筹组”并划分4个盟片,加强单元间联动。

2022年“整合”

巢管家升级为总责任规划师,“1+4+23+N”体系正式形成。

2023年“完善”

开展“蜂姿丰范”专项行动,从区级高位统筹,实现单元协同发力。

2024年“升级”

注重统筹的效能,建立更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入属地空间治理工作。


2、全流程嵌入国土空间规划

丰台责任规划师工作嵌入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画像调研、多元共编、实施落地、体检评估”的完整流程。更好落实丰台分区规划,推进规划引领下跨部门协同的全区发展大局,使规划真正从“专业文件”转化为“治理工具”。


3、动态化管理提供机制保障

丰台区结合实际情况陆续推出《工作指南》《组织方案》《年度任务清单》等管理办法,明确单元责任规划师全维度、全过程参与丰台区各类规划的机制保障,明确“规定任务+自选任务”机制,既保障基础工作质量,又激发在地创新活力。


●《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工作方案(试行)》:强化统筹协调能力,优化工作组织架构“1+4+23+N”。


●《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指南(试行)》:基于市级要求,结合丰台区特征与实际诉求量身打造。


●《丰台区责任规划师组织方案(试行)》: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团队建设、管理和考核表彰机制。


●《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年度任务清单(试行)》:预留责任规划师发挥空间,打造“规定任务+自选任务”模式。


02

实践深耕:

三重维度解锁“规划+”治理密码


1、全程护航:做规划实施的“专业纽带”

在规划现状评估阶段,我们全面摸排单元现状资源本底、公共服务水平、风貌基本特征、基层治理难点等内容,形成内容专业、深入浅出的现状画像,为后续控规编制相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右安门街道责师开展“街区画像”工作


在规划编制和审查阶段,我们全程深度参与各类规划编制。总责师团队协同各编制单位持续动态地对全域空间和全局问题做好统筹,各单元责师全程参与控规、专项规划方案研究审查,真正实现“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


南苑街道责师

参与专家评审会

宛平责师

参与控规审查

卢沟桥责师

参与控规审查

东高地街道责师

参与区级联审


与此同时,我们持续孵化民生项目,从运营端视角理解存量地区的实际问题,在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实施路径、营造功能场景、保障建设品质等方面加强规划引领,在发改、住建等部门主导工作中,发挥“规划共商共建共治”作用,促进部门协同。

成寿寺于家坟物业楼更新项目示意图


丰台区统筹各控规编制团队和责任规划师,结合控规编制转译生动成果、分批次组织和指导相关街镇办好街区控规展览,让更多市民和机构关注参与和了解地区发展规划,把规划从专业工作变成群众工作,共谋区域合作发展。

五里店街道控规实施指南

大红门街道

举办规划成果展


新村街道

接待塞尔维亚考察团


丰台责任规划师伴随规划实施,同步开展街道、社区个性化体检工作,自下而上梳理系统性、共性问题。一揽子将老旧小区改造、存量建筑转型升级、公共服务短板补充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重要问题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统筹落实。


2、民生提质:做人居环境的“暖心管家”

丰台责任规划师聚焦民生,常态化参与全区老旧小区整治、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工作,形成街道主导实施的项目生成机制并全过程监督跟踪,促进项目落地。同时,结合属地需求,通过深度参与居民座谈、社区走访、街道勘察等环节,专题专项开展深入研究,及时生成项目储备库,引导属地发展诉求与相关委办局工作交圈对口,为属地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支持。


小微空间项目分布示意图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布示意图


急难险重走在一线,暴雨后、拆违时都有责任规划师的身影,参与灾后重建规划研究、暴雨后地毯式搜索积水点、研究拆后利用功能方案,与规划治理一线的工作部门(实施科、执法队)紧密对接,在更广维度的规划治理体系内主动实践。

责任规划师参与灾后重建和相关规划研究工作


此外,我们广泛开展各类公众参与活动,结合儿童友好城市、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CITYWALK等社会热点,采用多种形式,助力属地居民认识城市、认识社区,将有特色的城市空间转译成生动的城市故事,推动居民在规划实施中的“共谋、共建、共治”。

和义街道责师“揭秘中轴线上的和义街道”

儿童城市认知主题活动


新村街道责师策划city walk文化休闲路线


3、品牌赋能:做丰台故事的“首席宣讲官”

丰台责任规划师开展系统性、多层级的规划宣传,在畅通反馈机制、促进社会共识、提升城市形象、保障规划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丰台区和社会公众,我们持续开展宣传行动,及时输出成效经验,广泛凝聚各界共识。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策划书香地图、养老地图,丰富社区文化与便民服务,讲好在地规划实践的生动故事。


持续组织开展丰台特色品牌活动,开展“展蜂姿 筑丰范”三年行动计划,通过邀请市规自委主管领导、区内各委办局、业内专家、各区优秀责师代表定期分享内容,连续举办12期“蜂糖会”形成丰台责师特有的创新工作方式与交流机制。

2025年丰台区责任规划师蜂糖会


03

未来展望:数字赋能+精准治理,

书写下一个五年篇章

五年来,我们严格落实12345接诉即办、服务群众,支撑街区控规编制、把关各类项目实施,协助拆后利用工作,持续开展各类调查调研。展望未来,团队将在数字化转型赋能、民生福祉精准供给、风险防控前瞻布局、制度创新实践和价值体系输出等方面不断创新,全力推动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规划师”到“人民服务员”,丰台责任规划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回应期待。在这场与城市共成长的征程中,我们正以“蜂群协作”般的智慧与温度,筑就一座更具归属感的活力丰台。


文章根据张晨于“北京市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交流大会”中的演讲整理

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作者演讲稿件

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相关阅读

躬身入局 履责于行—— 全职责任规划师工作路径探索与实践

设计创造未来 营造诗画乡村

责任、价值与成长——对责任规划师工作的认识与体会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服务首都规划高质量实施——北京市责任规划师五周年工作总结交流大会在京召开

北京市责任规划师五周年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服务首都规划高质量实施”工作汇报展开幕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展蜂姿、筑丰范——区级统筹视角下的丰台区责任规划师实践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