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保护 构建区域层面的保护格局
从区域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去把握传统村落产生演变,延续传统村落所根植的乡土文化;从区域层面,对传统村落所依附的山水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延续其场所特征,保护其标志性的景观要素和空间格局。
物质环境更新与村民生活改善相结合
传统村落保护不是将建筑原封不动的保护起来,“人”依旧是最核心的,是古村落赖以延续的根基。传统村落的发展不应该将原居民迁出,而是研究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好的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环境,促进居民交往。
坚持保护为主 适度开发的原则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利用,达到二者“双赢”,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成未来发展的机遇,并根据村落现状优势来合理发展。
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包括:
★ 一是由于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在有效保护和不可以耗尽的前提下使用;
★ 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应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
★ 三是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同步规划,综合治理。
注重特色产业发展 发展村落经济
发展村落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能为村落复兴提供物质保障,是传统村落摆脱困境的着力点。
目前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古村落旅游正蓬勃发展,欠发达、起步较晚的传统村落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发展,利用悠久的历史建筑物、完整性的街巷空间格局、独特的地域文化,让游人在充分感知自然山水景观的同时,体验到传统村落所蕴涵的深刻的地方文化,促进村落经济发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基础上,运用文字、照片、录像、网络等方式,建立完整遗产档案;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注重传承人的培养,支持成立文艺社团,设立村落文化展示馆,新增公共活动表演场所,通过新闻出版、主题宣传、广告媒体等进行展示宣传等。
(资料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国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资讯、跟踪学习国土城建环境热点问题。为此,国地资讯不定期发布原创研究类文章,坚持分享,坚持提供优质服务。相关原创精选文章可通过国地资讯公众号菜单“微工具”查阅。
耕地保护
01 | 基于低碳经济的土地整治初探
02 | 透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看生态危机
03 | 多少耕地才能保证中国“舌尖上的安全”
04 | 占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怎么办
多规合一
05 | 大数据视角下的“多规合一”
06 | 基于“三层四线”的“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建设
07 | 上海、重庆、广州等地“多规合一”的实践综述
08 | 域外借鉴——美国佬的“多规”如何“合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