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和美团骑行事业部合作,聚焦县城共享电单车出行研究,意在解析共享电单车对县城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51个县城(含县级市、郊区)的共享电单车骑行大数据,并对比重庆与昆明两个大城市同期的电单车骑行数据,利用回归模型、碳减排测算、数据可视化表达等方法展开论证,最终形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县城出行——县城共享电单车出行报告》。
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21年底,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 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 65%。县城上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下联乡村振兴主阵地和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主要支撑。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2022 年 5 月 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的要求是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满足人民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娱等各方面的需求。《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以出行为例,县域的出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交体系建设对县城的财政支出也具有较大的挑战,需要完善县城市政交通设施,推动公共交通工具和物流配送、市政环卫等车辆电动化,同时发展智慧县城,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
报告发现,县城受地形、空间布局、经济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制约,公共交通系统相对薄弱,共享电单车可以作为城市出行体系的毛细血管,有效解决新型城镇进程中居民中短途出行需求,是县城的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助力县城优化出行结构。
对于地形起伏和正处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城,共享电单车有助于克服地形和距离障碍,增强老城与新区、工业区等功能区间的联系,促进产业发展;
对于发展中的县城,共享电单车有助于推进县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尤其是产业工人、女性和低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共享电单车作为一种低碳出行方式,有助于提升县城绿色出行比例,并通过替代其他高碳出行方式实现出行碳排放的降低。
此外,共享电单车作为一种增加社交距离的出行方式,有助于保障城市在复工复产阶段的出行;共享电单车作为物联网终端,提升了县城的交通智慧化水平,符合《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任务要求。此外,共享电单车在县城的普及,也推动了超标电动车的汰换和一系列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提升县城居民出行的安全性,降低居民楼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火灾隐患。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或“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加“星标”,不迷路!看完文章顺手点点“赞”或“在看”,就可以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共享电单车骑行大数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县城出行报告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