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地科技承担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东联渡口所地段拆旧复垦项目,通过低效建设用地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服务城乡建设,同时有效改善了南海区金沙岛国家湿地生态通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展示丹灶镇、南海区乃至佛山市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以下为《佛山日报》记者周传勇对佛山市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报道。
机器轰鸣,尘土飞扬,铁腕执法,拆旧引新,这是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常见的场景。但绿草成茵、柳树依依、河水荡漾、凉风习习,再加上鲜花、凉亭点缀,这样的风景你是否见过?6月1日,记者走进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细览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诗和远方”。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风景如画。/佛山日报记者周传勇摄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丹灶东部,北起金沙岛北部南海区与三水区行政界线处,南至南沙涌与东平水道交汇处,西以南沙涌多年平均水位线为界,东以东平水道多年平均水位线为界,包含水域、滩涂、林地、草地等,总面积1576.1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10.45公顷,湿地率95.83%,是南海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内环岛湿地景观独特,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南海大湿地、绵延的滩涂、鸟林相依的构树林等景观,也可领略金沙岛上具有岭南水乡风情的湿地风光。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风景如画。/佛山日报记者周传勇摄
近年来,丹灶大力推进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退低效用地,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成效显著。当天上午,记者在大藤水岸公园看到,蜿蜒的河堤上已实现公路覆盖,河堤外绿树成荫、水波荡漾、凉风习习,怡然自得。行至广东万里碧道,道路两旁绿草成茵、生机盎然,尽管时有降雨,但还是能看到市民的身影。而在江边还建有凉亭,立于亭下,看货船来往,赏一江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市民在广东万里碧道散步。/佛山日报记者周传勇摄
“每当茶余饭后,公园就成了许多市民必打卡的地方。”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派驻丹灶干部李力表示,今年共将腾退750亩低效用地,目前公园内已经腾退了262亩低效用地,拆除了一大批老旧厂房,并用于复垦复绿,公园的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据了解,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片区内的厂房关停清理和清退工作,核心区内低矮破旧的建(构)筑物拆除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剩余未进行拆除的建筑物将进行微改,改造成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等。目前,湿地博物馆、万里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植苗复绿工作也同步进行,将争取在今年6月30日前启动验收流程,12月31日前完成验收工作和省厅验收备案工作。
文章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走进金沙岛,品味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里的“诗和远方”
原文链接:
https://content.foshanplus.com/newsDetails.html?newsId=698768&memberId=223867
相关阅读: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⑩︱三方面看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新动态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⑨︱省自然资源厅调研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⑧︱南京大学金晓斌教授:生态修复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探索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⑦︱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四小园”休憩空间建设实践探究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⑥︱2021年度盘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颜值”和“价值”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④︱新旧两版《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对比解读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③︱山地与平原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修复区域识别研究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②︱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的重难点与问题
-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①︱他山之石丨发达国家土地整治的经验与启
专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广东南海全域土地整治,昔日旧厂房变国家湿地公园